专题限时集训(五)求生——中国近代经济生活的变迁(建议用时:30分钟)微专题一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1.(2020·昆明质检)晚清中国农产品出口产值增加趋势及所占比重年份各种商品出口总值(千元)其中农产品总值所占比例%187314844928662.618931817132842315.619033339618949626.8191059333723195739.1据上表可知当时的中国()A.社会经济结构日趋合理B.农业与世界市场联系不断加强C.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在对外贸易中居于出超的地位B[晚清列强侵入,农产品出口比值增加,体现中国逐渐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不断卷入资本主义市场,故选B项;材料中只提到农业,无法看出经济结构日趋合理,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外国倾销产品,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C项;表格中没有提到进口,无法判定出超还是入超,排除D项。]2.(2020·诸暨一模)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广东、镇江以及汉口等地出现“附股洋商”“寄名洋商”以及“华洋合股”等形式创办的企业。这反映()A.外国在华开办工厂合法化B.近代民族工业兴起C.外国加紧对华资本输出D.洋务运动卓有成效B[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通商口岸出现依附洋商或与洋商合伙经营企业的现象,这说明近代民族工业(用机器生产)兴起,故选B项;1895年《马关条约》后外国在华开办工厂合法化,排除A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对华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C项;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3.(2020·桂林调研)有学者指出:在评价洋务派的“官督商办”时,从“商”的方面来说,为了寻找投资的出路,只有依靠封建政权的荫庇,绕过自己无力克服的障碍,以赚取利润。该学者认为()A.私营企业难以摆脱清政府的控制B.洋务运动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C.清政府已放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D.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B[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洋务运动时期,民用工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三种: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官办,其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和商人,题干中的论述角度主要从“商”来说的,即“为了寻找投资的出路,只有依靠封建政权的荫庇……以赚取利润”说明该学者认为在洋务运动中,通过“商”的途径拓宽了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故选B项。]4.(2020·济宁质检)史学界认为近代某项运动,“主事者识见有限,缺乏全盘规划”“是一种由上而下、范围有限的改革”“并未触动中国传统社会与经济的根本”。该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是一场由部分开明官员发动的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只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并未触及封建专制制度,据此判断是洋务运动,故选B项。]5.(2020·焦作一模)下表为中国近代前期不同类型企业工人人数情况统计表。由此可见,当时中国()企业类型工人人数外商企业34000人洋务军事工业9000至10810人(江南制造总局一厂有工人2000人)洋务民用工业5500至6000人洋务采矿业16000至20000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7250人(厂均100人)A.传统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B.洋务经济占据经济主导地位C.近代企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C[从材料中近代不同企业类型的工人数量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规模较小,洋务军事工业规模大,但数量不多,洋务民用工业人数最少,外商企业相对工人数量最多,说明近代中国各类型企业发展程度差异大,具有不平衡性,故选C项。]6.(2020·宜宾质检)甲午战争期间,中央政府第一次发行国债,向国内的通商口岸的商号、企业、商人进行借款,因为有利息,被称为“息借商款”,这和过去的战争期间向商人摊派有很大的不同。清政府这一举措()A.保证了战争期间军费开支的充足B.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C.可以减少外国银行对财政的控制D.是对民族商办企业及商人的大力扶持C[“发行国债,向国内的通商口岸的商号、企业、商人进行借款,因为有利息,被称为‘息借商款’”表明这一举措可以抵制外国金融对中国的控制,故选C项。]7.下表可以用来说明()开滦唐山煤矿1878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北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