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曲靖市精准扶贫开发研究选题目的与意义(具体明确阐述选题的动机、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选题的动机世界银行在(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到:“富裕中的贫困是我们这个世界中最大的挑战”。如何能够更好的缓解和消除贫困,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特别是1978以来,通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让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我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也是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当前,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新领导集体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要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追逐“中国梦”。“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046万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就要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农村贫困问题作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关系中国能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当前中国农村贫困分布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整体性贫困”,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性贫困”过渡。在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生态环境脆弱,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劳动力人口素质低;医疗环境、就医条件差;导致贫困的因素多,且情况复杂;最后致贫原因恶性循环导致“贫困陷阱”,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硬骨头”。因此,连片特困地区将作为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找到针对性、专业性的精准扶贫举措,对于实现减贫目标作用重大。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l一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在农村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次纲要决定的扶贫主要任务包括了饮水安全、农村危房改造、交通、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优势产业、农村用电、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林业和生态等多方面。曲靖市地处云南省东部,是珠江的源头和爨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入滇锁钥”、珠江源头第一市之称。国土总面积2.89万平方公里,辖6县1市2区和1个国家级经开区,总人口652.97万人。自2007年以来,曲靖市积极探索贫困地区整体脱贫的新路径,启动实施以第一、二批“866”工程为载体的332个行政村整村推进的“政府大投入、资源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连片大开发”的扶贫开发模式。曲靖作为全国“整乡推进”的发源地,扶贫经验被列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扶贫开发十大典型经验之一,且被国家扶贫办誉为扶贫开发的“曲靖模式"。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曲靖市按照中央、省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超常规创新举措,脱贫攻坚工作再创曲靖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曲靖是云南省贫困面较大的州市之一,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截至2017年底还有5个贫困县、43个深度贫困乡(镇)、973个贫困村、43.4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8.46%,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成本高、攻坚难度大,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就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1(二)选题的意义1.理论意义。随着国家实现“两个奋斗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临近,农村扶贫开发研究理论越来越成熟,相关研究成果大量问世,各类扶贫开发论文数量都有了很大增长。但针对曲靖市这样西部欠发达地区市级农村扶贫开发论文并不多见,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曲靖的农村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