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2010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11年展望——2010年12月17日在海淀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区政府统计局局长李泉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受海淀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报告海淀区2010年经济形势及2011年展望。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十一五”期间,海淀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新跨越、新海淀”战略构想初步实现。“十一五”前四年,全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96.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6倍;累计实现财政收入506.2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0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7.54%,提前两年完成了下降20.82%的目标任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916.2美元,是“十五”期末的1.9倍;专利授权量达10697件,是“十五”期末的2.4倍。“十一五”期间,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及区域财政收入等指标相继突破千亿元,全区千亿级指标达到10个,比“十五”期末增加一倍,区域经济整体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0年是我区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一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一、2010年全区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目标,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较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11.2亿元,增长10.8%,高出预期目标0.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实现区级财政收入190亿元,增长15.3%,高出预期目标5.3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83.4亿元,增长15.3%,高出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62.9亿元,增长15.0%,实现预期目标;——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284.6元,增长8.5%,高出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7804.3元,增长11.2%,高出预期目标3.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完成全年控制在1.5%以内的预期目标;——预计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高出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从经济社会运行特点来看,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不断走向深化,核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民生更加和谐。综合判断,2010年全区经济增长水平好于上年。(一)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区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持续壮大。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9.4亿元,同比增长11.7%,比去年同期高5.2个百分点。1-10月,区域财政收入实现949.28亿元,增长6.4%;区级财政收入实现166.61亿元,前十个月的完成量高于去年全年1.81亿元,增长15.3%。今年以来,在房地产、金融领域调控政策及上年同期基数逐渐走高等因素影响下,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更加稳健,发展趋向基本符合调控预期。需求支撑力度增强。消费需求平稳增长。1-10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54.0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汽车是带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贡献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投资稳步恢复。在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401.4亿元,增长4.6%。外贸出口回升步伐加快。实现出口总额76.9亿美元,增长21.5%,增速比一、二季度分别提高23.2和10.7个百分点。需求领域稳步增长,特别是外贸出口的快速回暖,增强了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生产领域高开趋稳。今年以来,工业、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生产经营情况明显好于去年,受同期基数影响,增长呈现高开稳走态势。1-10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023.2亿元,同比增长25.1%,比二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收入达9912.4亿元,增长36.3%,比1-5月回落13.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实现5406.77亿元,增长23.3%,比二季度回落4.1个百分点。生产领域恢复稳定,为全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奠定基础。(二)结构调整不断走向深化今年以来,海淀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