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商行政管理局XX年工作总结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工商局的指导下,全县工商系统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抓好主职主业、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为我县建设“两地两县”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以资源整合为基础,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一年来,我局积极整合有限资源,不断提升窗口干部服务水平,努力为商事制度改革提供良好环境。1-12月,全县新登记市场主体2260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9242户,注册资本(金)总额85.55亿元。其中企业1610户,注册资本总额73.11亿元;个体工商户数为7061户,注册资本4.64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571户,出资总额7.79亿元,成员总数3086人。(一)创建“融资服务登记工作室”。整合股权出质、动产抵押登记、商标出质登记职能以及档案查询服务功能,成立“**县工商局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室”,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流程的融资服务。全年协助中小企业融资6.18亿元,其中办理出质登记15件,融资4.99亿元;办理动产抵押14件,融资0.95亿元;办理商标专用权出质1件,融资0.15亿元,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二)试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从2017年3月1日起,停止**市版本的简易注销模式,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实施简易注销登记。截止本年底,我局按照总局模式办理简易注销登记60件,即规避了登记风险,也方便了广大市场主体退出经营。(三)优化整合登记窗口。为打造最便利化的登记服务窗口,从2017年5月22日开始,我局将原**工商所登记窗口所涉登记业务及工作人员一同合并到县局驻政务中心登记注册窗口,统一对外办公,真正实施了“一个窗口”对外办理的便利模式。(四)推行注册便利化新模式。在“三证合一”、“五证合一”的基础上,相继实现了“七证合一”、“27证合一”登第1页共7页记制度改革。目前已向40多个行政监管部门传递登记信息2万余条。同时建立银行免费登记代办点,先后与**县建行、农行、工商银行签订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免费代办协议,在银行建立代办工作室,实行“一对一”、“点对点”全程代办服务,为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提供最大便利化服务。二、以“三农”服务为重点,不断提升服务发展效能积极推行订单农业模式,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指导创建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为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商标工作势头强劲。一是商标发展超历史。指导企业申请110件,成功注册95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412件,注册商标净增数创历史新高。其中地理标志商标申请3件,成功注册1件,商标续展2件,商标转让3件,补办商标注册证4件;二是品牌建设再添活力。指导与服务12家商标主体使用的13件商标获得市、县两级奖励兑现310万元,极大地增强了企业争创“三名”商标意识。(二)合同帮农实效显现。继续加强基层合同指导站建设,在各所设立兼职合同专管员,指导、督促基层工商所执法人员切实履行合同监管职责,认真开展日常监管。指导各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运用示范文本开展订单农业,共推广8种涉农示范文本220余份,指导农户与涉农企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订单种植产品需求方签订订单种植合同30余份,涉及种植合同面积280余亩,签约金额达20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三农”经济发展。(三)诚信创建如火如荼。今年以来,我局督促辖区四家农贸市场业主落实“复称台”制度,健全诚信经营引导机制,指导订立行业自律公约,组织开展诚信经营户评选等活动,推进了市场综合实体的诚信建设。同时,积极组织辖区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开展了文明诚信企业的创建活动。自去年开始“十星级文明诚信经营户”活动以来,已有31家个体工商户被评为“县级文明诚信经营户”,13家企业获**市第十一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三、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积极推进新型监管体系建设第2页共7页年检改年报、巡查改抽查、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管理、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我局坚持问题导向,以破除重复检查、任性执法痼疾为切入口,一系列真招实措落地生根,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逐步形成。(一)多措并举开展年报公示。为切实提高各类市场主体履行信息公示义务,按期提交并公示年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