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儿化音句子1、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2、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3、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4、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5、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6、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儿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7、人与车都有想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8、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9、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只能早早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10、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儿——很少能到二十岁以后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11、这些人,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就是在同行的当中也得不到“好气儿”。12、他们拉最破的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儿央求人家原谅,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了。13、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14、他没有什么出色的模样,他的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15、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佬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16、他的腿长布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得安全、舒服。17、遇上交际多,饭局多的主儿,平均一月有上十来个饭局,他就可以白落两三块的车饭钱。18、加上他每月再省出个块儿八角的,也许是三头五块的,一年就能剩起五六十块!19、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的。20、自然,他得一边儿找事,还得一边儿拉散座;骑马找马,他不能闲起来。21、在这种时节,他常常闹错儿。22、设若他是拉着包车,这些错儿绝不能发生。23、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发亮的黄铜喇叭。24、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25、自己的车,当然格外小心,可是他看看自己,再看看自己的车,就觉得有些不是味儿,假若不快跑的话。26、再说,他的身体使他相信,即使不幸赶到“点儿”上,他必定有办法,不至于吃很大的亏。27、在那个年代,战争的消息与谣言几乎每年都随着春麦一块儿往起长,麦穗与刺刀可以算作北方人的希望与忧惧的象征。28、他们像些小鱼,闲着的时候把嘴放在水皮上,吐出几个完全没用的水泡儿也怪得意。29、在这个时候,专卖手脚的哥儿们的手与脚就一律贵起来:“前门,东车站!”30、“哪儿?”31、谣言已经有十来天了,东西已都涨了价,可是战事似乎还在老远,一时半会儿不会打到北平来。32、在新街口附近他转悠了一会儿。33、正在这个节骨眼儿,从南来了两辆车,车上坐着的好像是学生。34、拉车的一边走,一边儿喊:“有上清华的没有?嗨,清华!”35、车口上的几辆车没有人搭茬儿,大家有的看着那两辆车淡而不厌的微笑,有的叼着小烟袋坐着,连头也不抬。36、年轻光头的愣了一会儿,似乎不知怎样好了。37、祥子看出来,出城一定有危险,要不然两块钱清华——平常只是二三毛钱的事儿——为什么会没人抢呢?38、他心中打开了转儿:凭这样的赞美,似乎也应当捧那身矮胆大的光头一场。39、他亲眼看见的,那里连个兵毛儿也没有。40、光头也看出不妙,可是还笑着说:“招呼吧,伙计!是福不是祸,今儿个就是今儿个啦!”41、他平常很不喜欢说话,可是这阵儿他愿意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