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审计计划本章第三节的重要性,按照《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8号——重要性及评价错报》进行了修订。具体为:增加了确定重要性的常用基准举例、确定基准的方法与确定百分比的考虑因素、确定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时的考虑因素等知识点,还修订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的内容。【考点一】初步业务活动(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时,需要开展初步业务活动,确保实现以下三个主要目的:1.确保注册会计师[知己]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审计含义之4(打铁先要自身硬)];2.确定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知彼]问题而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诚信为本/不承接不诚信的业务];3.确保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相互了解、明白签约]。(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本期审计业务活动开始时,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初步业务活动工作: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考虑管理层诚信等];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3.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商定业务约定条款]。思考:职业道德在(一)中居首,(二)中居次。为什么?(一)中居首体现了严以律己,(二)中居次体现了工作上优先了解对方。在此基础上才能评价独立性。经典考题回顾【例•2014(卷I)、(卷II)•单选题】(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初步业务活动的是()。A.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B.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C.在执行首次审计业务时,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D.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答案】C【解析】注册会计师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应当开展下列初步业务活动:(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选项B);(2)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选项A);(3)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选项D)。【考点二】审计的前提条件(一)审计的前提条件的定义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第三条,审计的前提条件是指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可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以及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的认同。【解读】在审计的前提条件的定义中,提到了两个“条件”:其一,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可接受或是否适用。例如,假设ABC会计师事务所拟承接甲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甲公司,中国境内主板上市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ABC会计师事务所承接该审计业务的审计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评价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是否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讨论的是甲公司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时选择的“标准”是否恰当。其二,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的认同,此为注册会计师能否承接审计业务第二个审计的前提条件。(二)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的定义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是指管理层已认可并理解其对财务报表承担的责任。【解读】管理层应当认可并理解其对财务报表承担的哪些责任?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第六条第二款,管理层应当理解并认可其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包括:(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如记录、文件和其他事项),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三)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已经满足(或不能满足)?或者说,注册会计师为了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是否满足应当实施哪些方面的工作?【解读】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就审计业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