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1918年5月,鲁迅先生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1926年间,他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1927—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1925)鲁迅简介:(鲁迅手迹)了解传记:传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述生平的,叫“自传”;一类是由别人撰写的,称“传”或“评传”。传记要求内容真实,评价公允。阅读人物传记要按照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自主阅读:1熟悉文章的生字生词,了解文章大意。2用做记号的方法了解鲁迅1881年——1930年的主要经历。3了解鲁迅的主要创作成果。1881年1893年1896年1898年1902年1904年1906年1909年1910年1911年1912年1918年1926年1927年9月鲁迅先生大半生的主要经历:出生;辍学回家,家庭变故;父亲去世;18岁,考取南京水师学堂,后又改进矿路学堂;东渡日本留学;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弃医从文,提倡文学运动;29岁,回国,做生物和化学做教员;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做师范学校的校长;北京教育部做部员,兼做北京大学等学校的国文系讲师;开始发表小说;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做厦门大学教授,12月做中山大学的教授;出广东,定居上海。鲁迅先生的主要作品: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坟》;回忆记——《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以及《中国小说史略》、《唐宋传奇集》,译著等阅读思考:1你觉得鲁迅先生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2鲁迅先生在求学生涯中,经过了许多次选择,都经过了哪些?最重要的是哪一次?是什么事促使他做这样的选择?3从鲁迅先生的这个选择之中,你能感觉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时间:1881——1930“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生平经历决意学医弃医从文内容内容创作成果:小说、论文、散文诗等鲁迅自传爱国爱民(救国救民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拓展延伸:1你觉得应该怎样写传记(或自传)?2请你为自己(或自己熟悉的人)写一篇传记。谢谢!再见!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