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调研报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基本阵地,是村级各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活动的物质载体。推进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党的*报告强调“注重解决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上把“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出来,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足以说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意义之重大。为深入研究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问题,课题组对XX市部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实际效果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对策与思路。一、XX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根据上级安排,市县组织部门列入近两个年度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村共896个,总建筑面积约80640平方米,共需建设资金4434.304万元,市级财政和市管党费补助投资593万元,所有建设项目在*之前都已投入使用。对没有活动场所,但未列入项目建设的村,以及经排查摸底活动场所存在种种问题的村,我们作为项目外重点对象进行了帮建,截至目前,共新建、修缮项目外村室529处,投入2285万元。1、项目内建设情况。一是立足“早”谋划,牢牢把握主动权。市委制定了《关于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并召开了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会议,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迅速启动工作。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市委及各县(市、区)全部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各县(市、区)还与各乡镇党委签订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责任书》。二是着眼“实”组织,稳步推进工作开展。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制定了《关于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制定了《XX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具体实施办法》,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中二十一项具体工作都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增强了工作的第1页共9页可操作性。为保证设计统一,聘请专业人员设计了3套建设图纸,力求适合我市实情。各地在整体项目实施之前,选择了3-5个村进行试点,经市、县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才在全市全面推开,保证了工作稳步进行。三是突出“严”监督,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工程招标时委托有专业资质的代理公司,采取打捆议标、阳光操作的方式进行招标,并邀请纪检、审计等监督部门全程参与、跟踪监督。制定了施工流程图,将各项工序程序化,对关键环节的时间间隔和完成时限做出明确规定。资金收支管理上各县(市、区)均设立专项帐户,实行集中支付,封闭运行。严把工程质量关,凡建筑使用的钢筋、水泥、砖等均需由质检部门检验。专门聘请监理公司,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同时,各村还筛选了2-3名责任心强、熟悉建筑工程的村民为工程监督员,全程参与跟踪监督。四是围绕“用”配套,充分发挥综合效益。狠抓硬件配套,做到办公有桌椅、学习有资料、娱乐有器材、管理有制度。院内进行硬化和绿化,粉刷内外墙,书写新农村建设标语,在醒目位置设置了公开栏、阅报栏,部分有条件的村自筹资金购置了彩电vcd、图书、棋牌、台球、乒乓球、锣鼓等。在实地查看的23个村中,有18个村修建了村民休闲广场,安装了漫步机、单双杠、秋千、跷跷板等健身器材。2、项目外建设情况:一是结合村情,分类整建。对不同类型的村实行分类整建,因村制宜提出了“三个一批”的具体要求。即:“新建购买一批”,重点安排租借民房或在书记家中办公、无闲置资源的村,由县乡优先投入,进行规划新建;没有闲置宅基地的,引导和鼓励村集体,通过购置民房的方式解决活动场所问题;“改建利用一批”,对占用乡镇置房和学校办公的村,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盘活存量资产,以低价购置产权后,再进行装修改造;“修缮扩建一批”,对房屋老化、办公设施简陋的村,根据房屋、土地、设施等不同状况,进行改造利用;对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村,严格标准,合理补助,指导重新扩建。二是多措并举,合力攻坚。结合创优转后、生态文明村创建等活动,采取凝聚部门、乡镇、农村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