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编制的一些困惑导学案的使用,让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改革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教改后,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但是在编制导学案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是上课,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确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讲课如何细致,他们都未必使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习两极分化严重。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解决该问题。二、导学案是为谁服务的,我们其实在很多时候,把导学案变成为教师教学服务。因此教师在编制过程中,不管针对的班级和学生是什么样的水平,都是一样的教学目标,一样的教学内容,一样的教学策略。使得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班级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如何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这也是在导学案编制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三、在导学案的编制中我们大多数设置的问题都要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习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在编制过程中能设置一些让一些学困生也有讨论和发言的机会、同样是有待于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