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全区养殖业经济发展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克服生猪市场价格长期低迷等不利因素影响,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扎实履行部门职责,全力推进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和科技服务等主要业务工作,实现了养殖业数量、质量、效益的同步增长,保障了全区养殖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一、指标完成情况畜禽存出栏。全区生猪存栏4.2万头,出栏7.35万头;牛存栏0.11万头,出栏0.1万头;羊存栏0.21万只,出栏0.26万只;家禽存笼22.5万羽,出笼38.5万羽。畜禽鱼产品产量。预计肉类总产量达6252吨;禽蛋产量755吨;水产品总量595吨。农村能源推广。新建沼气池40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用户50户。二、主要工作措施(一)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保障养殖生产安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我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区固定形成了每年春、秋两季的集中免疫活动,始终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工作方针,以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重点,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完善应急机制,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了以预防接种为主的各项防控措施。认真做好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补免工作,做到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免疫密度达到100%,常年免疫密度达到98%以上。全年共发放禽流感疫苗146250毫升,发放猪蓝耳病疫苗15400毫升,猪瘟疫苗150160毫升,发放牲畜五号病疫苗134750毫升。建立和完善了免疫档案和免疫质量检查制度,实行防疫人员的工资与牲畜的免疫挂钩,实施免疫耳标、免疫证第1页共6页和免疫档案三位一体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定期进行免疫工作检查和免疫效果监测,今年共检测45户,抽样450个,平均抗体保护水平达95%,对未产生抗体的和新填栏未免的,全部进行了补免,从而保证了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大大降低了畜禽发病率。并对全区养殖专业户、畜禽加工人员及村级防疫员积极宣传防疫工作有关政策及免疫、消毒、疫情监测报告、检疫、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形成了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使各项防控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确保了我区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保护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为了做好20XX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我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并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制定完善工作方案,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通过实行执业兽医制度,为建立起一支技术过硬、行为规范、纪律严明、支撑有力的执业兽医队伍,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加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现代养殖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确保畜禽产品安全。一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利用3.15、科技下乡等活动,宣传养殖业法律法规和肉食品安全常识;印刷《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条例》塑胶版100份,张贴到各镇、街道人口密集处和各村委会及市场、仔猪交易所;免费发放《畜牧法》和《动物防疫法》单行本1500本、专题宣传资料2000份,营造了依法治牧氛围。二是加强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工作。截止到11月份,全区共检疫生猪21223头、牛920头、羊1480只、家禽18万羽,查处逃避检疫、经营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2起,销毁有毒有害动物产品175公斤,确保了上市畜禽及其产品的安全。三是开展饲料兽药市场清理整顿。饲料、兽药是养殖业的投入品,是确保肉食品安全的源头。今年,对全区10个饲料加工经营点、4户自配料养殖大户和4个兽药经营户进行了全面检查,抽检饲料样12个(全部合格),发放《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让他们明白违禁药物的种类和危害,提高抵制使用违禁药物的自觉性,并要求其建立了购销台帐,实行追溯管理。四是第2页共6页开展瘦肉精等违禁物品的专项整治。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农业副区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