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中小学说课竞赛初中历史组《亚非拉的奋起》说课稿临夏市枹罕中学吴文德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九年级下册主要讲述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世界近代史的发展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本教材对于我们全面了解世界历史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本节课是第六单元的内容,主要讲述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在世界历史学习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非洲独立的进程及意义和巴拿马人民收复运河主权。能力方面,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地图的技能,归纳出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向前发展,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经过分析、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民族独立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殖民体系虽然2已经崩溃,但是它的消极影响尚未肃清,在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赢得民族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清殖民主义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而继续努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紧扣《历史课程标准》和围绕教学目标,本节课重点为: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二、学情分析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九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烈,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形成中。本人所带班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主要采用引导探究的方法不仅要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上有自己的理解和创新。三、教法学法教法:在本节课中贯穿一条主线:束缚—独立—腾飞,教学中运用基本史实讲述法、合作探究、归纳总结,以启发式教法为主。学法:本节课学习时应注重历史地图的运用和对教师所讲述历史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用历史思维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加强历史知识与现实的联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世界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3后一些亚洲国家独立形势图》、《非洲独立进程图》四、教学过程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设计以下五个教学过程。(一)视听导入播放电影《甘地传》片段,通过提问:一个国家的独立有怎样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回顾已学知识过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从而引出本课—亚非拉的奋起。展示世界地图,从而引出新课。设计意图:从影片播放引入新课,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提问,启发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也为即将所学的内容做铺垫。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强调历史知识的连续性,使历史知识成为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二)课题解读转化思维,进入地图世界。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水平来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所以也被称为“发展中国家”或者“第三世界”。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它们不断奋起,不断发展,正在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设计意图: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地图,尤其是世界历史的学习。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使学生一定要明白接下来所学4的知识在世界中的哪个区域,对课题的解读也就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具体是哪个地区,是哪个国家,使历史知识更加具体,增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三)推进新课1.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1)印度独立首先和同学们一起回顾有关印度的知识,然后从博学尼赫鲁的一段话中分析印度的成长与发展,第一,印度在历史上遭受了怎样的厄运?第二,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第三,厄运是怎么结束的?通过对教材的阅读理解归纳出印度的发展历程: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的侵略,在1857年的时候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而失败,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印度不断的追求着独立,直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