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城市与交通(建设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6·广州冲刺模拟)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图,回答1~2题。【导学号:01252063】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1“”.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消失时间约在()A.2020年B.2045年C.2060年D.2075年2.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此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至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可能有()A.减少老龄人口数量B.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C.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D.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1.B2.D[第1题,读图可知,2045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和城镇老年人口比重相同,2045年以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实线)高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虚线),2045年以后,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实线)低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虚线)。第2题,全面放开二孩,由于儿童数量增加,会使得从事与婴幼儿和儿童有关的行业从业人员需求增加,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正确。2015年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呈增加趋势,不会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A、B错误;由于生育人群数量和生育意愿的原因,全面放开二孩,不会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2016·浙江高考)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3~4题。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3.D4.C[第3题,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扩大了劳动力的需求,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又为农业专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题中三者关系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②,故D正确。第4题,人口的合理流动,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A错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错误;区域协调发展会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从而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C正确;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能改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D错误。](2016·河南3月测试)读我国某铁路沿线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导学号:01252064】5.铁路沿线城镇带形成的有利条件是()A.山麓地带水资源较丰富B.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C.气候温暖湿润D.西气东输工程经过6.关于该区域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A.克拉玛依服务范围最大B.石河子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最全C.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D.中等城市密度最大5.A6.C[第5题,图示为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是制约人口和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图中铁路沿线城市带必然是分布于水资源丰富区。第6题,城镇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功能越多,城镇间距离越远(区域内密度越小);城镇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小,城镇间距离越近。图示县城为等级最低的城镇,故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8—.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ABCD7.A8.C[第7题,住宅区是城市功能区中分布最广泛的,读图可知,①在城市中分布最广,应为住宅区。第8—题,读图可知,甲到乙沿线,依次经过非城区城区(小区域)——非城区城区(较大区域)—非城区。因为城区的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而城区气温————和地租高,非城区较低,故由甲到乙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大致为低较高低高低,分析选项可知,C项符合。](2016·保定一模)客运周转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送旅客数量与运送里程的乘积;货运周转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送的货物吨数和它的运输距离的乘积;运输重心是指在区域“空间里的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上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