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理想的风筝 (2)VIP免费

理想的风筝 (2)_第1页
1/2
理想的风筝 (2)_第2页
2/2
14*理想的风筝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启发谈话、引导、点拨。(二)学生学法自读感悟,讨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二)疑点结尾句的理解。(三)解决办法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及讨论,在学生交流中点拨、评价、布置作业。(二)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课文。2.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3.课下阅读相关篇目。五、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板书:14理想的风筝(二)整体感知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3.交流所得。(三)再读探究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3.班上汇报。(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理想的风筝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