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讲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40分钟)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3,4,52.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103.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间的关系7,8(中),10(中),114.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应用25.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6,91.(2015全国Ⅰ卷)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C)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解析:植物幼嫩的叶片中,色氨酸可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生长素;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除了极性运输、横向运输外,还有通过韧皮部进行的非极性运输;同一植物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成熟度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幼嫩细胞较成熟细胞敏感;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能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2.(2015浙江杭州七校联考)下列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合理的例子是(D)A.当葡萄长得小时,适当使用赤霉素类似物B.鲜花的叶子老化太快时,适当使用细胞分裂素类似物C.水果未成熟时,适当使用乙烯类似物对其催熟D.杀除禾谷类作物田间茂盛的单子叶植物类杂草时,适当使用生长素类似物解析:杀除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时,适当使用生长素类似物。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A.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形态学上端解析:根据图示实验,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有无,因变量是上胚轴切段有无生长,通过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4.(2016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如图表示某植物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B.a点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是由于b、c点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C.b部位的细胞体积比a部位的细胞体积大D.如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细胞,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解析: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等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即a点向形态学的下端即b、c点的方向进行极性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a点是芽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b是芽尖下部伸长区细胞,b点细胞是由a点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形成,因此b部位的细胞体积比a部位的细胞体积大;d点是根细胞,由于根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芽,因此,若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5.(2015安庆调研)为研究某些植物器官向光性的机理,获得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同时测得这些器官中的黄质醛或萝卜宁的含量,均是向光侧多于背光侧,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C)器官生长素分布向光侧背光侧黑暗处理向日葵下胚轴50.449.650萝卜下胚轴49.150.950黄化燕麦胚芽鞘49.450.650A.黑暗处理为空白对照B.黄质醛和萝卜宁可能是生长抑制物C.生长素不能促进实验材料茎段的伸长生长D.向光性并不只是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大于向光侧所致解析:由题表可知黑暗处理为空白对照;这些器官中的黄质醛或萝卜宁的含量,均是向光侧多于背光侧,而向光侧生长得慢,所以黄质醛和萝卜宁可能是生长抑制物;向光性是生长不均匀所致,本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不能促进实验材料茎段的伸长生长;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向光侧生长抑制物多于背光侧(或生长抑制物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有关。6.(2015佛山一模)为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预实验,结果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A.预实验要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意义B.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作为实验材料C.NAA对插条生根的影响表现出两重性D.正式实验应在2~4μL·L-l范围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解析:根据图中生根数量,正式实验应在2~6μL·L-l范围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7.(2016山东实验中学诊断)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A.越冬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