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月考试题姓名班级考号总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S:32K:39Cl:35.5Cu:6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绘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A.具有可燃性B.在常温下性质稳定C.具有氧化性D.具有还原性2.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与二氧化碳释放无关的是()A.人和动物的呼吸B.发展利用氢燃料C.化石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呼吸作用3、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A、炭黑B、活性炭C、木炭D、石墨4.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A.一定是化合物B.一定是混合物C.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5.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6.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属于氧化物B.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数比为1:12:6C.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7.下列各组化学式,其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FeFeClB.CaOHFe2(SO4)3C.K2CO3Al(OH)3D.NH4Cl2NH38、下列关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中,能说明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发出白光B、放出热量C、木炭质量减轻D、生成能使澄清石灰9.将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最后剩余的气体是()A.氮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和氮气10.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如右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C、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12.在化学反应C+O2==CO2中,若生成m个CO2分子,则参加反应的氧原子的个数是()A、mB、2mC、m/2D、4m13.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加热(内含空气),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的是()14.某固体混合物内含有A、B、C三种物质各10g,将其充分反应后,B消耗完全C的质量增加了8g,生成了4D,若A全部参加反应,需再加入B的质量是()A、20gB、25gC、40gD、30g15.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加热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B.变化后待测物A的质量为5g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D.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16.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17.在反应A+2B=C+2D中,9.8gA与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生成D1.8gB、质量比为49∶40∶71∶18C、生成D7.2gD、相对分子质量比98∶80∶142∶3618.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A.等于20gB.小于20gC.大于20gD.无法确定19.将mg硫在n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相等,也可不相等)()A.一定等于(m+n)gB.一定小于(m–n)g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D.以上答案都正确20.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A、1、2、3B、2、4、1C、4、8、2D、4、4、121.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