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和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我的读书成果分享”论坛叙事材料白马九年制学校王成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我的读书成果,说实话,接到这个任务时自己感觉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无从下笔,可能有人会说我有点夸大其词,其实不然,因为我进入教育行业这才是第四年,能耐不大,读书不多,成绩不好,要论读书成果,那真是不敢,对于我来说,今天我是来学习的。我前面也参加过好多次什么论坛演讲,可一次次都是大败而归,但我本人还是屡败屡战,愈挫愈勇,其实这一切都源于读书,因为读书磨炼了我的心志,读书让我有了一颗勇敢的心,一颗学习的心。既然是来学习的,思来想去,自己只能谈谈自己和读书的一点关系了,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以此来促进我的不断成长。结合教师这一职业,我确定了这样一个题目——《在阅读中和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师生共读吸引了我这个“书呆子”2011年9月11日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来到了白马初中,进入美丽的校园让我首先感觉到了浓浓的书卷气,很快,我被学校坚持的一项活动深深的吸引了,那就是学生老师的读书活动,学生和老师每天下午都有一节读书课,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度,一起交流彼此的读书心得体会。语文老师的精心指导,学生的积极讨论,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师生共读画面,从小喜爱读书常常被父亲称为书呆子的我自然而然的被吸引到了其中,从此更是如痴如醉,还成了学校读书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并且很快和学校领导及语文老师共同讨论组建了三叶草书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了解到这是新教育倡导的一项重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我们学校开展这项活动已经好几年了,许多教师、同学都积极加入到了这个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了。的确,读书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何乐而不为呢?师生共读引爆了师生共写欲望长期坚持师生共读,师生在丰富多彩的书海中,扩大了知识源,亲近了母语,提高了素养,相应的我们教师开始写读书笔记,或摘抄精美词句,或写读书心得,学生开始写读后感,顺其自然,新教育的第二大行动——师生共写随笔也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因为师生共读已引爆了师生的共写欲望。老师每天写随笔,记下自己的点点滴滴,学生每天写日记,留下自己的的读书印记。我们还定期编印了校刊——《心语》和教师随笔集,要说读书成果,这恐怕是我仅有的一点,因为它确实得益于读书。几年下来自己写了好几本读书笔记和随笔,还抽取其中自认为不错的编印了两本随笔集(第一本:《熬至滴水成河》第二本:《熬至滴水成河2》)。确实,从师生共读到共写,我越发的爱上了读书,每天和书为伴,和学生一起读,一起写,感受文字的魅力,怎能不快乐?师生共读促进师生快乐成长白马,白马,多美好的地名。但大家都知道,华池的白马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读书就成了了解外界的最好途径,从书中我知道了新教育,知道了朱永新、李镇西。教了书后,才更加体会到了书之作用。在这海阔天空的世外桃源,远离浮躁喧哗,坐拥书城,亲近经典,品一盏茗茶,嗅一缕书香,为心灵寻得一份宁静,为生命积淀一些思想,这正是读书的好地方。阅读不仅促进了山区孩子的成长,也带动了我的成长。看到孩子们阅读时的那份喜悦,我快乐的笑了,他们通过读书,变得开朗了,变得胆大了,通过各类读书活动他们敢于在台上发言了,我欣喜的告诉他们,这就是阅读的力量。作为语文老师和历史老师的我,总是喜欢和孩子们谈天说地,纵论古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本来就喜欢读书的我越来越觉得读书不可停,我告诉学生,不读书或停止读书都会让你的灵魂漂泊流浪或无处可停,人生最有意义的事,莫过于读书和运动,一个让你精神富裕,一个让你身体强健。因此,不可不读书。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阅读可以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成就梦想。书籍教给我们如何做事,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