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轨迹识别传感器教学内容: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六年级(下)第8课轨迹识别传感器。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功能。2、提高学生对机器人课程的喜欢程度。教学重点:认识轨迹识别传感器。导盲机器人使用轨迹识别传感器。教学难点:怎样走盲道。教学准备:学生机器人编程软件。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观察法练习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你们知道导盲机器人吗?想知道他为什么能为盲人带路吗?这节课我就告诉你。二、新授(一)一双“眼睛”的威力教师指导学生:你一定还记得红外传感器吧,如果我们称它为“一只眼睛”的话,那么我们将要学习的轨迹识别传感器就是“一双眼睛”。就是因为有了这双“眼睛”,导盲机器人才会那么能干。1、轨迹识别传感器的“模样”学生机器人上的轨迹识别传感器,它由两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组成,白色的是发射器,黑色的是接收器。2、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功能学生机器人上的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功能就是根据颜色的差别来判断地面的轨迹。(二)怎样走盲道提问:导盲机器人为什么能一直沿着盲道走呢?学生讨论:导盲机器人之所以能一直沿着盲道走,是它的两只眼睛默契配合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导盲机器人的两只眼睛是怎样合作从而出色完成导盲任务的吧。导盲机器人在为盲人带路的时候,会遇到四种情况,看看它是如何处理的。引导学生看书32页内容。学生总结:情况一:导盲机器人位于盲道的左边缘。这时导盲机器人的“右眼睛”右侧的红外传感器有信号,它就会向右转,走到盲道上然后直行。情况二:导盲机器人位于盲道的右边缘。这时导盲机器人的“左眼睛”左侧的红外传感器有信号,它就会向左转,走到盲道上,然后直行。情况三:导盲机器人位于盲道上。这时导盲机器人的两只眼睛都有信号,它就会一直朝前走。情况四:导盲机器人离盲道较远。这时导盲机器人的两只眼睛都没有信号,它就会转圈儿来找盲道。导盲机器人在为盲人带路时,它的两只眼睛一直聚精会神地监视着自己的行走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地做出决定,从不懈怠,所以它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三、小活动我们的学生机器人看到导盲机器人那么能干,特别羡慕,你能编写一个程序让学生机器人也像导盲机器人一样优秀吗?四、小结板书设计:第8课轨迹识别传感器(一)一双“眼睛”的威力(二)怎样走盲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