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指导思想和教规VIP免费

教学指导思想和教规_第1页
1/12
教学指导思想和教规_第2页
2/12
教学指导思想和教规_第3页
3/12
“354”教学思想和27条教规针对目前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结合当前的课改形势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将“变革”、“实效”作为“心行教育”指导思想下的教学核心价值观。变革不是折腾,变革是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必要创新,是在打破旧的僵硬框框基础上的重新建构,是在激活一潭死水的基础上求得的新的平衡,是在老师们的辩论、探索与思考中获得的新的和谐。实效要求每一节课教学目标都能达成、教学检测都能落实、教学强化都能高质、教学反思入脑入心。主要做法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习惯,加强教学过程的检测、反思,注重教学效果的诊断与重构。以“354”教学思想和条教规为指导,逐步启动课堂教学改革,树立真正的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观和教学价值观。着眼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倡导“354教学思想”,即:3是课前三个准备;5是指课中5个环节;4是指课后4个关注。课前3个准备:每个备课组(教师)课前必须独立做好两件事,一是研读教材,制作学生自主学习清单;二是整合教程,个性化确定讲授提纲;3、有效检测,高质量编制检测试题。课中5个环节:(1)创设环境,展示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思维目标、人格目标等;(2)探究交流,自我建构:包括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对话交流、建构新知等;(3)精讲点拔,拓展延伸;(4)有效训练,拓展迁移;(5)反馈调节,归纳反思。课后4个关注:即学习方式是否适切;学习过程是否高效;学习结果是否正常;学习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354”教学思想:光谷二高教学27条教规一、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1、学生的心动是主旨。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动起来。学生不动的沉闷课堂效率最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5遍,不如学生做1遍。好课的核心标准,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动脑、动手、动口)。教师是“搭台者”,学生才是“唱戏者”。2、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一节课的讲授时间不允许超过25分钟。一堂课,教师集中讲授时间超过25分钟,不管这个老师讲得多精彩,一定是节差课!要坚决反对“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3、教师的精讲必不可少。教师要更新一个讲的理念:变先讲后练为先学后讲,先练后讲,让学生体验从“确实如此”到“原来如此”的心理转变。要找准四个讲的时间:导学引入时、诱导点拔时、提炼升华时、效果回授时。明确三大讲的内容:学生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二”要讲、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所以然”要讲、学生能举一但不知如何反三的“三”要讲。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与思维习惯。5、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明晰自己的角色。教师职责就是上好课、育好人、让师生一起成功、共同成长。教师的角色就是教育教学的引领者、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要谨记:教师风格决定了课堂的风格,课堂的风格决定了教育教学的效果,教育教学的效果决定了师生发展的效度。二、虚心接纳先进的教学理念6、关系先于教育。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学生喜欢学习,一定是从喜欢老师开始的。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际就已经结束了。7、态度决定高度。投入才会深入,付出才会杰出,用心才会开心。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教育事业的高度。8、思想决定高度。思想的建构决定了模式的建构。有的教学内容可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的教学内容可以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有的教学内容也可以边学边教,教学相长。我们不提倡全校统一的教学模式,但全校应该有统一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改革中,没有可供借鉴的模式,规定了固定的模式又会束缚我们的手脚,在当前学校课改尚未成熟定型之际,建议各教研组各备课组可以探讨学科教学模式。9、观念必须先行。只有观念改变,行为才会改变。我们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与陈腐的教学思想切割。10、课改必先改课。课堂不改革,教学永无出路。我们如果始终抱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变,永远只能步人后尘,没有实力和别人竞争。11、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文科教学中可提倡让学生编排、构思短小精彩的课本剧、话剧来展示学习内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学指导思想和教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