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学生姓名:()家长监督()第一课《身体的结构》: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2.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3.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也可以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第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1.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2.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3.骨骼的运动要靠肌肉的牵引,关节的转动。4.当我们用力举起重物(屈臂)时,手臂上的肌肉会变粗硬。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第三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一)》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3.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4.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更有利于身体健康。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第四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二)》1.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2.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3.在身体休息的状态下,特别是平静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心跳的速度也会减少。4.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第五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1.当我们跳动、奔跑起来的时候,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2.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食道)、胃、小肠和大肠。3.口腔的作用: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食道的作用:把食物运输到胃里;胃的作用:暂时贮存食物,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大肠的作用:吸收水分,排出残渣。第六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门齿用来切割食物;犬齿用来撕裂食物;臼齿用来磨细、咀嚼食物。2.牙齿:咬碎食物;舌头:搅拌作用;唾液:润滑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3.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第七课《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还会强健我们的心肌,增加肺活量,从而使我们得到更多氧气。2.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肌肉;呼吸系统:鼻腔、气管、支气管、肺;血液循环系统:血管(血液)、心脏;消化系统:口腔(牙齿、舌头、唾液)、食道、胃、小肠、大肠。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最小的单位是细胞,最大的单位是系统。人体的各个器官是协作工作、相互关联的,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