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质检部半年工作情况总结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取决于质量职能发挥情况,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同样,一个国家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也将决定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成败。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质检部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质检部半年工作情况总结范文一2020年以来,我公司紧紧抓住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加强进厂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控制力度。进厂原燃材料质量相对稳定,生产过程质量可以控制,出厂水泥达到“三个一百”。现将公司201x度的质量工作做如下总结:一、进厂原燃材料质量情况表11.进厂石灰石未完成考核指标,质量波动相对较大,石灰石中氧化钙含量平均值虽达到要求,但有时含有大量的矿山剥离土和泥灰质岩,在雨季时造成石灰石水分大,以致破碎机被堵多次。氧化镁含量平均值达到了指标控制的要求,但波动很大,特别是5、6月份进厂石灰石氧化镁最高的达17.51%。2.进厂粘土化学成分基本可以满足生产要求,但SiO2含量波动比较大,合格率比较低。马岭土水分含量大,以致下料困难,牛膀子高硅土破碎跟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料的准确性。3.进厂原煤整体质量比较好,平均发热量为5909.7Kcal/kg,合格率为78.1%。因为进厂品种比较多,这为生产搭配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进厂石膏质量整体较好。主要是石膏粒度均匀,三氧化硫波动少。5.进厂尾铁矿Fe2O3平均为42.8%,合格率为52.2%,整体质量较好,基本能够满足生产要求。6.进厂的外购熟料按指标性能从差到好:玉马﹤泰安﹤宏发﹤瑞安﹤华润。二、半成品过程控制质量情况(表2:)质量部年终工作总结1.出磨生料KH合格率没有达到考核指标,KH合格率为55.5%,N、P完成的还可以。其中影响KH合格率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生料配料采用石灰石、高硅土(马岭土)和高硅砂岩(牛膀子)搭配、炉渣和铁矿五组份配料,其中石灰石又有两到三家不同品位的矿山供应,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加上本身石灰石和高硅土波动造成配料上难以准确控制;二是质量部值班工艺员缺乏专业知识、配料水平不高,不会预先灵活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也造成入窑生料成分的波动。2.出磨煤粉细度平均值为2.24%,合格率为73.0%,低于控制指标,这跟煤的进料工艺稳定有关。3.出窑熟料立升重完成比较好,合格率为98.4%。熟料f.CaO全年平均值为1.54%,其中小于2.0%的合格率为74.2%,小于1.5%的合格率仅为59.1%,未完成考核指标。由于石灰石MgO偏高、配方的调整不到位、入窑生料成分和下料量的波动,加上操作上的问题,全年28天抗压强度平均值仅为54.2MPa。三、水泥粉磨及成品质量情况(表3:)1.水泥粉磨:一部出磨水泥0.080mm方孔筛细度、比表面积和SO3合格率都比较低,这跟生产管理不到位有关;二部出磨水泥0.080mm方孔筛细度、比表面积和SO3合格率完成情况还可以,其中比表面积约低于考核指标,这跟生产A类水泥时要求高比表面积有关。混合材平均合格率为76.8%,完成了考核指标。2.出磨水泥强度基本在控制指标内,而且质量相对稳定,富裕强度充足。3.出厂水泥单包袋重合格率完成了控制指标,20袋总净重合格率约偏低,有待改进提高,但相对同行业已经是不错的表现。四、质量部目标完成情况(见表4)1.由上表4知,出厂水泥各指标和出厂水泥富裕强度合格率都达到了100%;2.出厂水泥3天和28天抗压强度满足内控指标的要求,标准偏差基本合理;3.分析组、物理组、控制组内部抽查合格率还比较高,但分析组与省站对比合格率还很低,这与自身水平低有关。五、存在的差距和不足1.进厂石灰石源头的质量把关还有待加强,同时加强与收料员的配合。2.过程质量控制的较多环节完成的仍然很差,部分控制指标完成的结果与《水泥质量管理规程》最基本的要求相差甚远,如:出磨生料、入窑生料KH合格率、出窑熟料f.cao合格率均未达到要求,有待继续努力。3.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包括配料、操作和f.cao控制值偏高等),导致熟料28天强度低于目标值。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