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每一个学生,他们都希望得夸奖,得到尊重。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近几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取得了进步,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但有一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问题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教育。他们有的上课故意捣乱,有的上网成瘾,恋爱成风;有的拉帮结伙、打架斗殴等等。对于我们班的“问题学生”,我是一肚子苦水,痛苦万分。如今的孩子,不好管,不能骂,不能打,只能“哄”。但是应该怎么“哄”。当前学校教育最大的被动,在于缺乏对学生的约束力,尤其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学生”,很难有奏效的管教。学生走了,学校还得千方百计地去把他请回来。有的学生更是肆无忌惮:“不管我怎样,学校都无法处理我,义务教育,更不能开除我,拿我没辙。”一、什么是问题学生?学生本应该是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是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而我的问题学生成了个体潜能及发展需要没有得到张扬,不能或基本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另类。他们往往表现为:思想品德低劣,或有违法乱纪行为,或经常违反日常行为规范,不思学习,成绩较差。老师对他们进行教育,他们常常是不理不睬,甚至顶撞,更有甚者与老师发生冲突,导致伤害事故发生。这是十分令人心痛的。我的学生究竟怎么啦?为什么越来越难教育?问题出在哪儿?二、原因何在?问题学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与家庭教育的粗暴,教师教育方法的简单和社会现实物欲横流下的不良影响密切相关。(一)家庭教育的问题在与一些问题学生的家长接触交流中,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以说问题学生主要出在问题家长身上。目前,有的家长要不就是打骂学生,有的家长根本不管学生学习情况如何,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的父母只是让他们来这认识几个字,毕业了好回家干活,有一次我给学生家长打电话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竟然告诉我“我们都在外面做生意没时间管孩子。”现在没时间管,想管的时候管不了啦,这也是做家长的悲哀,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而有的父母对我们学生的百般宠爱,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委屈和挫折;;有的家长一旦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竟然包庇和纵容自己小孩缺点和毛病。有这样的家长,小孩做了错事,竟然和小孩串通一气,编织谎言,隐瞒事实,担心老师知道真相后,批评和责怪自己的孩子。家长对孩子未尽管教的责任,推动了问题学生的产生。另一方面,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小孩期望过高,要求过分严厉,提出孩子难以得到的要求。而可怜的孩子为了实现家长的要求,疲于奔命,学这个,忙那个。稍有疏忽,不能令父母满意便招来责骂,甚至拳脚。家庭暴力加剧了亲子冲突,使孩子极易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加剧不良行为的产生。孩子长期受到父母的打骂,就会模仿父母的惩罚行为,学会粗暴、打斗、残酷,就会攻击别人。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单亲家庭和父母关系不和(闹离婚)的家庭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此所产生的是学生性格有更多的缺陷,他们得不到父母细致的关爱,通常是少言寡语,自卑,学习不专心,能力欠缺,生活自理能力差,极易发展成为问题学生。(二)学校(教师)教育的问题1爱每一个学生,他们都希望得夸奖,得到尊重。问题学生的产生固然与家庭教育有关,但面对问题学生,我们学校的转化工作做得怎样?问题学生的转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作为教师应该在教书育人中努力贯彻落实“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待问题学生的问题时,常常把责任都推给学生,责怪家长,不愿做耐心细致的转化工作。他们对待问题学生态度是消极的,不负责任的,嫌弃、冷落、辱骂,甚至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各种手段,迫使问题学生退学、转学,或者流向社会。发现有好多少年犯是由于过早地被拒之于学校大门而走上犯罪道路的,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当然象上面所说的毕竟是少数。但事实上,面对问题学生,我的教育效果并不大。反思我平时的工作,不难发现我存在着以下的问题(希望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做到):1、缺少爱心和耐心,喜欢用“屡教不改”评判学生,过早地给学生戴上“问题”的帽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