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学习和是5的加法》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5-6岁儿童运算能力的要求为:“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以及“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因此选择和是5的加法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要求。而且我们班的孩子对学习数学运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喜欢摆弄与之相关的教具、学具,喜欢通过自由探索得出数量之间的规律在承接上一次数学活动《学习5的组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二)活动目标围绕《指南》以儿童的发展为本、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让每一个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等核心理念,同时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我为本活动预设了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标:1、复习5的组成,学习1+4、2+3、3+2、4+1的加法运算。2、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和加法的互换关系。3、对加法运算感兴趣。重点:学习1+4、2+3、3+2、4+1的加法运算。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和加法的互换关系二、说教法1、情境导入法2、分组讨论法3、自由操作法4、集体游戏法三、说活动准备1、教具:停车牌标志1个,汽车卡片5个、1—5的数字卡片各两个、“+”与“=”符号各2个、“∧”符号1个,5的加法算式卡片1套;2、学具:每人一份:1—5的数字各两个、“+”与“=”符号各2个、“∧”符号1个、气球卡片5个。四、说活动过程(一)准备部分:通过游戏复习5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复习5的组成。老师说一句:“嘿,嘿,我的3球碰几球?”幼儿回答一句:“嘿,嘿,你的3球碰2球。”如此类推,复习5的组成。可先全班一起回答,再请个别幼儿回答。(重点引导幼儿按节奏边拍手边回答问题。)(二)基本部分:1、出示汽车,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老师在黑板上一边摆小汽车,一边提问:“停车场里面停有2辆汽车,后来又开来了3辆,停车场一共有几辆汽车?”请幼儿回答后,老师继续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幼儿分组讨论,得出初步结论。老师说:“刚才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用加法,因为2和3合起来是5。这到底对不对呢?我们等一下再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请小朋友拿起桌面上的气球卡片,按照老师的话摆卡片。”2、幼儿操作学具,深化认识。老师说:“妈妈给小明买了1个气球,爸爸也给小明买了4个气球。”等大部分小朋友摆好后,老师问:“现在小明一共有几个气球?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请个别小朋友起来回答。老师问:“1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幼儿回答完毕,老师接着问:“那么要解决一共是多少的问题,用什么方法?”等幼儿回答出“加法”之后,老师又问:“为什么1+4=5呢?请***小朋友告诉我。”(重点指导幼儿说出加法运算以及“因为1和4合起来是5,所以1+4=5”。)3、老师口述应用题,幼儿摆算式,继续学习和是5的加法。老师说:“篮子里原来有3个苹果,后来老师又放进去2个苹果,请问篮子里一共有几个苹果?”“用算式怎么表示?”等大部分幼儿摆好算式后,请一两名幼儿到黑板摆出他们的算式,让大家一起判断算式是否正确。4、小结所有和是5的加法式题。老师说:“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想我们今天学了几道算式?”然后按照幼儿回答的顺序依次将之展示在黑板上。4、出示5的加法式题,理解加法中数的互换关系。老师说:“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老师变一下,看谁最聪明,看出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说完,老师将1+4=5、4+1=5放在左边,将2+3=5、3+2=5放在右边,然后问:“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右边呢?”逐步引导幼儿说出“+”号和“=”不变,和不变,“+”号两边的数字调换了。让幼儿知道“+”号左右两边的数字调换,和不变。(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加法中“+”符号左右两边数的互换关系。)(三)结束部分:游戏练习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和是5的加法运算。那我们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答对的小朋友才可以上车,最后我们把火车开去卫生间。好不好?”老师做出开火车的手势,火车开到幼儿面前,问他:“2加3等于几?”该幼儿回答之后,其他幼儿就说:“对对对,答对了,请上车。”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