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工作总结报告今年以来,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做强做大我县木薯、蚕桑等优势产业原料基地,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己任,明确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现将当前工作汇报如下:一、今年工作成效(一)超额完成全年木薯生产任务我办通过合理布局、加大资金扶持、强化科技推广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木薯产业稳步推进。全县建立连片100亩以上的高产高效木薯栽培示范基地21个,在官成镇建立一个500亩的木薯连片种植带,在同和镇新雅村建立一个面积达300亩的木薯生产示范村,幅射带动全县木薯种植面积达17.1万亩,增长2%,全县推广木薯新品种种植面积达15.7万亩,占总面积的91.8%,推广木薯深松垄作集成栽培技术13.3万亩,占总面积的77.8%。全县木薯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有同和、马练、大鹏、国安、官成,这五个北部山区乡镇占了全县木薯种植面积的68%,成为这些乡镇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预计木薯总产33万吨,增长3%。(二)完成全县蚕桑生产任务我县今年桑园面积达7.9万亩,与去年持平,主要分布在上渡镇、武林镇、镇隆镇、东华乡、思旺镇、思界乡等10个中部乡镇。我办今年在上渡镇建设了300亩蚕桑标准示范园,将上渡镇渭河村建设为桑蚕生产示范村,同时深入各蚕区开展宣传和技术培训,向蚕农提供信息及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方格蔟营茧、病虫害防控等先进实用和省力、高效、节本种养关键配套技术,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桑园500亩,桑园管护投入增加10多万元,推广使用方格簇10万片。今年蚕业生产形势看好,全年养蚕27.5万多张,比去年同期增加0.5万多张,鲜茧价格平均34元/公斤,全县鲜茧产量9600吨,增长第1页共6页0.6%,产值3.2亿元,与去年持平。石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以及和悦桑蚕专业合作社,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扩大食用菌生产,两个点共生产了512万袋,产值2048万元以上。(三)培育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今年以来,我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大力培训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是协助金茂公司申请通过环评,年内恢复生产;二是支持大玉余甘果公司、德进达农牧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知名品牌;三是广西览众山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91家,其中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2家,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经济组织始终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四)积极完xx县中心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办派出1名新农村指导员进驻大坡镇大塘村,派出1名副主任担任贫困村官成镇新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积极投身到“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中,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积极支持挂钩乡镇和贫困村开展各项中心工作及农村基层建设。(五)全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我办牵头组织编制了两个xx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规划:一是xx县大玉余甘果保健产业示范区。二是xx县健康农业示范区。这两个示范区在建设中将会发挥了较大的示范带动作用。二、工作亮点(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今年全县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27.04亿元,利税总额2.44亿元,从业人数16563人,带动农户22.3万户。分别比上年同期增3604万元、2092万元、445人、0.3万户;增2.1%、2.5%、2.8%、1.4%。(二)木薯套种中药材成农民增收新亮点。为促进农民增收,在木薯间套种穿心莲、凉粉草等中草药材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推广上取得显著成果,成为xx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据统计,全县推广木薯间套种中药材面积达3.2万亩,每亩可新增第2页共6页产值2000元以上,可为农民增收6400万元。(三)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平发〔20XX〕28号)和《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平发〔20XX〕7号)政策,从今年起每年从县财政拿出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