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家庭教育变革黄爱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Theappledoesn'tfallfarawayfromthetree”“苹果总是落在离果树不”远的地方。别让孩子遭遇“本末倒置”的教育人格健全是家庭教育的重心家长应该是精神供氧者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教养环境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家庭教育变革(一)别让孩子遭“”遇本末倒置的教育“本”就是心灵的滋养、就是包含人文、品德、习惯、审美等等在内的各种素养。案例:杨振宁读《孟子》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父亲杨武之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虽然杨振宁很小就表现出卓越的数学天赋,父亲却让儿子接受了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扬振宁很小的时候就背下了很多古诗,背下了大量的蒙学经典。杨振宁12岁时,杨武之请了清华大学历史系的一位学生教儿子读《孟子》。在中学时代,杨振宁背完了《孟子》全文。杨振宁后来回忆说:“现在想起,这是我父亲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父亲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时,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是极力把孩子朝这个方面推。但当时我的父亲没有这样做,他却要我补《孟子》,这对我这一生有很大意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译文】困顿时修养好自身,显达时尽力给天下百姓带来好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译文】我善于了解别人话语的意思,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译文】有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案例:梁启超的家庭教育秘诀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9个子女各有所成。他的教育秘诀就在于对孩子进行深厚的人文底蕴熏陶。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当他把梁思成送到美国读书的时候,专门告诫思成:“要分出点光阴学些文学,或人文科学。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科学用来做事,人文用来修身。直到今天,梁启超的见解依然对人们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启示:•让孩子从人生的起步处就站在全人类众多原创性巨人的肩膀上,让孩子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高起点展开创造性的人生。•文化之根扎得越深,成就之果才能结得越大。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是各国教育主动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重要举措——当今社会正处在经济社会整体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知识经济、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等无不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对人才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四个学会”,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OECD国家高度关注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核心领域的素养发展。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为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共同做法就是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科学、创新等各方面的素养。《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目的:•为了增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和迎接未来挑战的综合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创美好生活。目标:•培养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社会责任感强,国际化素养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突出的具有特区特质的新一代青少年。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八大核心素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承担着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独立责任,发挥着相互不可代替的作用《指导意见》——1.发挥家庭教育积极作用。坚持以培养孩子综合素养为重点,父母和亲人应当以身示范,增强家庭育人责任。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升家庭育人能力。设立“鹏城亲子周”活动,加强宣传,扩大交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2.切实推进家校合作。创新家校合作方式,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完善家长委员会,发展家长志愿者,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性,形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案例:高三学生傅韵霏同时被17所美国名校录取——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给她写了一封信,说她非常符合学校的招生要求,希望她就读该校,而斯坦福大学的招生官也给她发了私信,建议她报读。(只有非常优秀的学生才能得到校长或招生官员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