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第1页/共5页]一、判断题1.从价值形式的演变历史看,最早的价值形式是“扩大的价值形式”。(X)改正:从价值形式的演变历史看,最早的价值形式是“简单的价值形式”,然后才是“扩大的价值形式”。2.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出售商品时以延期支付或预先支付货币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3.金融机构体系通过规模经营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X)改正:债券是固定的契约,必须偿还本息,其中的利息一般是事前约定好的;而股票是一定的所有权,所以收益不固定,与企业盈利状况有关。4.企业获得资金后,其盈利情况决定其能够支付给企业债券的持有人的利息,和支付给其普通股票的持有者的收益。(×)改正:债券是固定的契约,必须偿还本息,其中的利息一般是事前约定好的;而股票是一定的所有权,所以收益不固定,与企业盈利状况有关。5.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的流动性很高,一般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放同业存款几项。(×)改正: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的流动性很高,一般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放同业存款、以及托收中的现金。6.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以除中央银行外任何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都不会影响货币供给。(×)改正: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但是商业银行、公众都会参与到货币供给过程,发挥一定的影响。7.在货币供给中,影响货币供应程度的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行为。(×)改正: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以及企业居民的行为共同作用来决定。居民的持有现金的选择也会影响到供给的过程。8.外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制订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行动经过的时间,中央银行对其很难控制。(X)改正: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制订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行动经过的时间,可通过中央银行效率的提高而缩短内部时滞。外部时滞央行很难控制。货币金融学[第2页/共5页]9.国家信用是国家以债权人的身份,借助债券而形成的一种信用形式。(X)改正:国家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而不是债权人的身份,借助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10.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账户的金融中介机构。(√)11.成为实物货币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本身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12.作为投资者,按单利计算利息简单直接,因此比按复利计算利息好。(×)改正: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利息能够滚动记入本金生息,显然是更合算的。因此,投资者应该选择按复利计算13.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的核心,中央银行是金融机构的主体。(×)改正:中央银行是金融机构的核心,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的主体和主要力量。14.债务人不履行约定义务所带来的风险称为违约风险。(√)15.综观世界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综合式的商业银行和以德国为代表的传统模式的商业银行。(X)改正:综观世界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传统模式的商业银行和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式的商业银行。16.商业银行的贷款按质量从高到低依次可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可疑贷款、次级贷款和损失贷款。(X)改正:商业银行的贷款按质量从高到低依次可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17.我国的金融监管属于分业监管体制,属于其中的分权多头式监管。(×)改正:我国的金融监管属于分业监管体制,属于其中的集权多头式监管。18.弗里德曼主张用长期收入替换现期收入作为财富的代表,因为长期收入一般更多一些。X改正:弗里德曼主张用长期收入替换现期收入作为财富的代表。但长期收入并不一定会更多一些。长期收入即“永久性收入”,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收入的平均数。19.通货紧缩意味着单位货币购买力的不断上升,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购买成本在降低,因此有益于经济发展。(X)改正:普遍、持续的物价下降即通货紧缩,会抑制投资和消费,带来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20.理性预期的存在会加强货币政策的效果。(X)货币金融学[第3页/共5页]改正:理性预期是指人们根据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