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临猗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性质与作用;识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对于史料的分析方法有一定了解。2.通过分析理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通过探究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从而研究这些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深远影响。【过程与方法】1.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分析;2.小组合作讨论。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难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整本书的第一课,是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是年代较远,二是政治史讲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因此我选择了这课。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候已经学习过中国古代史,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课程对于具体事件可以简略处理,而对于三个制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则要着重分析。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对于课本上可以看到的内容,如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分封制的目的和对象等以学生总结为主,老师进行补充。而对于重点难点,以及课本上未涉及到,但又要求学生掌握的,则进行详细讲述。如实行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原因。要有全局观念,注意本课在本单元以及本教材中的位置,做到承上启下。教学过程与教学思路1、导入设计通过问学生平时常看的电视剧,引出历史剧以及历史剧中常见的官员名称以及官府名称,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属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以引出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推进新课衔接上面内容引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即: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尧舜禹的故事以及禅让制、世袭制等概念学生们在初中时已经学过,因此不需要过多讲述,可以直接运用。请学生阅读两则出自于《史记》的原始材料,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史实。小组同学共同探讨下得出:(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究——夏。竟是好还是不好?为何启1(2)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可以改变传统的禅让制,由于一般所见王位世袭制的方式主要为父死子继,教而“天下属意”,天下人师通过一则材料向学生证明还有“兄终弟及”这种方式。并不反对他。教师重点向学生解释:为何启可以改变传统的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好还是不好?问题:王位的传承讲了,但是不能只有王,王下面还要有官员,那么夏商官制又是如何?由于这个问题课本上有讲到,所以教师不用详细讲述,而采用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总结的方式。由夏商的官制引出周朝的官制。从《封神榜》这部电视剧引入,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部电视剧说了什么内容,即:周武王灭商的故事。但要注意告诉学生电视剧只是艺术作品,并不是信史,不能全然相信。创设情景:一个地域辽阔的周王朝建立起来以后该如何进学生众说纷纭,有分封制、行治理?假设你是周王的谋臣,你会提什么意见?郡县制或者现在的省市划教师公布历史真相:当时的周王实行了分封制,并向分。学生解释实行分封制的原因。为什么周王选择了分封制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并根据课本内容概括分封制的而不是其他的制度?目的、对象、内容(权利和义务)。根据分封之后所形成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内部结构,师生共同总结出分封制的特点:等级森严。通过分析分封制的内容,师生共同总结分封制的作用。通过“楚王问鼎”等一些成语,以及学生们初中对具体事件的一些了解,总结分封制的结果。并要注意为下节课的第一目做铺垫。情景创设: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提出问题: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并说出依据。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回答请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第三目: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宗法制的目的和内容。师生共同总结宗法制的核心内容与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并回答出上述问题的答案:王位应该由二儿子来继承,及原嫡长子继承制到底好还是因。不好?对其他的儿子不会根据课本上的图示分析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不公平吗?教师并进行补充讲解。教师提出宗法制的影响,先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