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议论文形式再现散文文化内涵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议论文形式再现散文文化内涵作者姓名董瑞萍所属单位诸城实验中学联系地址诸城实验中学联系电话15864337433电子邮箱775369846@qq.com邮政编码262200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三年级所需时间课内3课时+课外1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教材编排很注重思想文化内涵,而这些内涵对学生的成长和应考都很重要,既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还能让学生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几乎每次都会暴露出思想缺乏深度和论据欠缺的问题。议论文,需要充分的论据来论证论点。在紧张的备考中,论据不一定要舍近求远,本单元拟采用苏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月是故乡明”,把课文用散文形式呈现的“家园之思”这种文化内涵,用议论文的形式重新加以呈现,教会学生利用教材,把教材当作搜寻写作素材的一种途径。“月是故乡明”包括“漂泊的旅人”《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和“乡关何处”《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这5篇散文,可以分两个专题:专题一,把作者笔下故乡的几层含义作为思念家园这篇议论文的分论点;专题二,围绕分论点,从课文中搜寻并运用写作素材。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的。课堂上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小组合作;课后,可以借助网络继续搜寻跟本话题有关的素材。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将一轮课本复习和议论文写作结合,训练学生写议论文结构框架。2、教会学生从课本搜寻写作素材的方法。3、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自读课文,加深对故乡文化内涵的认识。2、在自读过程中,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展示讨论成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和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3、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4.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主题单元问1、故乡的内涵有哪些?题设计2、以“家园之思是什么?”这个模式设置三个分论点。3、从五篇散文中搜寻论证三个分论点的论据。专题划分专题1:把作者笔下故乡的几层含义作为思念故乡这篇议论文的分论点。专题2:围绕分论点,从课文中搜寻并运用写作素材。专题一把作者笔下故乡的三层含义作为思念家园这篇议论文的分论点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月是故乡明”所选的文章,虽然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但作者笔下故乡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有的作者笔下的故乡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有的则是指自己的祖国。不管是对自己生养之地的想念还是对祖国的思念,这里的故乡都是具体指某个地方。然而《前方》里提到的故乡,则是虚指精神家园或心灵家园。人们对故乡都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感,如果让学生写一篇思念故乡的议论文,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作者笔下故乡的三层含义作为这篇议论文的三个分论点。先给学生一个句式“家园之思是什么?”让学生说说三个分论点可以怎么叙述。学生自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