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024年三支一扶之公共基础知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45题)1、自人类发现我们居住的星球,截止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含在建)共有()个。A.3B.4C.5D.6【答案】C2、“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阴浓”是指影子,其产生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沿直线传播【答案】D3、李某(男)和王某(女)登记结婚后,李某多次对王某实施家暴,王某不堪忍受遂提出离婚,李某请求王某原谅,并签订了一份保证协议,约定如果李某再对王某使用暴力,则赔偿王某10万元,这份协议的效力:A.无效B.有效C.待生效D.是否有效由法院规定【答案】B4、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成为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的“晴雨表”,下列关于CPI的表述错误的是:A.按年度计算的CPI变动率不能反映通货紧缩的程度B.CPI用于衡量消费者经常购买的确定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C.CPI是反映我国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D.CPI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答案】A5、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翻越昆仑山,穿越唐古拉,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今天已腾跃起一条钢铁巨龙。这表明()。A.自然界完全打上了人的烙印B.人的主观能动|生是无所不能的C.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无能为力D.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答案】D6、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答案】C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最初是用来形容:A.梨子B.柑橘C.李子D.不中用的人【答案】B8、“日月阴阳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这首诗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A.立春B.春分C.惊蛰D.清明【答案】B9、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静止性B.可知性C.运动D.永恒性【答案】C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给巴特勒的信》表现了雨果对英法两国火烧圆明园的极大愤慨B.《马说》是一篇语言性质的杂文,作者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老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通过阿廖沙这一形象,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答案】B11、小明最近沉溺于国画中,下列绘画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A.④①③②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答案】B12、近年来为了缩小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这些举措体现了()。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B.再次分配更注重公平C.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D.各种生产要素都能按贡献参与分配【答案】B13、下列财产基于公有性质不得抵押的是:A.土地所有权B.使用权存在争议的土地C.依法被查封的个人房屋D.慈善机构所属的房屋【答案】A14、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答案】C15、关于现代生物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融合是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2个或几个不同的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B.在酶工程中,蛋白酶的作用是催化蛋白质的水解C.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工业酒精的过程属于厌氧发酵D.在基因工程中,常利用DNA解旋酶将DNA切割成片段【答案】D16、翻开世界文学史,透过深邃而厚重的文字,扑面而来的是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