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4.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二、教学重点1.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三、教学难点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2.制作黑藻的叶肉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四、教学内容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第一课时初中学习细胞质的知识层次引入,细胞器最早是由于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小的反光点而被发现的。以问题启发学生:一些学生已经看过的细胞器:在细胞质中,除了看到细胞核以外,还看过那些有形态的结构?细胞之所以能完成如此多的生理功能,(可以举一些例子,如分泌,保持形态,运动等)都是依赖各种复杂的细胞器互相配合而完成的。问题探讨P471.如果缺少其中的某个部门,C919飞机还能制造成功吗?2.细胞中是否也具有多种不同的“部门”?这些“部门”也存在类似的分工与合作吗?1.提示:不能。2.提示:存在。回忆并回答问题(如叶绿体、液泡)思考,回答(1、不能。2、有)教学内容1、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差速离心法。2.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展示图片,简单讲解几种细胞器及其分工: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再展示动物、植物的亚显微结构图片,提出问题:还能找到哪些细胞器。表格总结细胞器及其功能(补充双层膜、单层膜;提醒学生注意细胞结构与功能适应):观察细胞亚显微模式图阅读课文,尝试填写表格(1)名称:线粒体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结构:双层膜(2)名称:叶绿体分布: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功能: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结构:双层膜(3)名称:内质网功能: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分类:粗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结构:单层膜(4)名称:高尔基体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结构:单层膜思考并把课本缺少的内容补充进去。(5)名称:溶酶体分布: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功能:细胞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结构:单层膜(6)名称:液泡分布: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功能: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结构:单层膜(7)名称:中心体分布: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功能: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结构:无膜(8)名称:核糖体分布: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附于粗面内质网上功能:“生产蛋白质的机器”3.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小结: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归纳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从结构分析①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②单层膜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③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2)从成分分析①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②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③含有R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④含有蛋白质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⑤含有磷脂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3)从功能分析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4)从分布分析①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核糖体。思考后回答、做笔记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第二课时观看实验操作相关视频并回答以下内容:1.实验原理提示:(1)叶绿体一般呈绿色、扁平的椭球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2.实验步骤提示:(1)制作藓类叶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