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日记(摘录)1847年19岁我变了许多,但仍没有达到我希望的完美程度,我没有执行我对自己的规定执行了也执行得不好,没有锻炼我的记忆力。为此,我在这里写下一些准则,如能遵守,我想对我会大有裨益。1、规定必须做到的事情,要不顾一切地去做。2、既然做,那就好好做。3、忘了什么,别去查书本,要尽量自己想起来。4、经常强迫自己的大脑尽全力去工作。5、永远出声地读和想。6、别不好意思对妨碍你的人说他们妨碍了你。先向他们暗示,如果他们不明白,再向他们道个歉,然后告诉他们。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我总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生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促使一切存在着的东西得到全面发展。1851年23岁我荒废了许多时间,起初沉湎于上流社会的种种乐事,后来又觉得灵魂空虚耽误了正事,即以我自身为对象的工作。长久以来使我苦恼的是,我没有一种能够决定整个生活方向的来自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什么都是走着瞧。现在我似乎找到了来自内心的思想和恒久的目标,那就是增长意志。我早已开始向这个目标努力,只不过现在才意识到,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思想,而是与我的灵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思想。我发现我的癖好主要有两个,一是好赌,一是好虚荣,而虚荣心有数不清的表现形式,诸如要表现自己、轻率、不在意等等,因此就更加危险。幸福有两大类,即乐于行善者的幸福和爱好虚荣者的幸福。前一类的幸福来自善行,后一类幸福来自命运。必须使善行深深扎下根来。建筑在虚荣之上的幸福会被虚荣毁掉,因为名誉毁于恶言,财富毁于欺诈。1861年33岁把自己的幸福跟物质条件——妻子、儿女、健康、财富联系在一起是糟糕的、可怕的、荒谬的。一个人可以有妻子、儿女、健康等等,但幸福却不在于此。1897年69岁有时你想过一些事,又忘了想的是什么,但还记得、还知道是哪种性质的想法,忧郁的,沮丧的,沉重的;还是愉快的,振奋的;你甚至记得思维过程,起初是忧郁的,然后平静下来,等等。这种回想正是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美与道德是一根杠杆的两臂,一边延长多少,轻多少,另一边就缩短多少,重多少。一个人一失去道德的目标,他便对美特别敏感。当人们欣赏莎士比亚、贝多芬时,他们欣赏的是由莎士比亚、贝多芬引起他们自己头脑里的思想和梦想。这就像恋人们爱的不是对象本身,而是由对象引起他们内心的感情一样。这种欣赏并无艺术的真正的现实性,却有完全的无限性。在愉快、悦人、亲密的关系的背景下忽然有一颗星开始闪烁。这有些像突然散发出来的菩提树香味,或者月光刚开始造成的阴影。还没有饱满的色彩,没有明晰的影和光,然而已经有新的、富于魅力的事物引起的喜悦和惊恐。这是美好的,不过只在初次和最后一次是如此。1901年73岁人们活着靠自己的思想、别人的思想、自己的感情、别人的感情(即理解别人的感情并以它为指南)。品质最优的人主要靠自己的思想和别人的感情,品质最劣的人靠别人的思想和自己的感情。四种活动的基础、动机的不同组合产生了人与人的种种区别。没有自己的感情,只靠别人的感情活着,这种人是忘我的傻瓜、圣人。有些人只靠自己的感情活着,这种人是禽兽。有些人只靠自己的思想活着,这种人是哲人、先知。有些人只靠别人的思想活着,这种人是有学问的蠢人。这些要素按照不同强度、以不同方式配置,结果产生各种各样的性格。要帮助有困境的人,只有作出牺牲。牺牲总是悄悄的、轻松愉快的。有人却想帮助他人而不作出牺牲,那就是通过别人。为此总是需要喧嚷,花许多力气,甚至免不了痛苦。企图这样来帮他人的人,既爱吹嘘,又爱埋怨。中国人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要加上一句: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可以不知道,什么应该早知道,什么应该晚知道,是更大的知。1904年76岁人要完全认识事物,只有通过自己的生活。我完全了解我自己,全部的我,从生的帷幕拉起到死的帷幕降下。我了解我自己,由于我是我。这是最高级的知识,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最深刻的知识。下一种知识,是通过感觉获得的知识,这是外表的知识。我知道我所感觉的东西是存在的,但了解它并不像了解自己那样。我不知道它的自我感觉和意识。第三种知识更浅一些,那就是通过理性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