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玲名师工作室在黄陂一中盘龙校区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地理教研活动,我有幸得到了胡老师亲自指导帮助,受益匪浅!这次教研活动围绕如何做到“有效课堂”展开的,大家展示的都是常规课,也正是这样的常规课才能真正体现出平时的上课状态,也才能真正体现出平时的教学效果。一名好老师不是只能上好一两节公开课,而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将“有效”的理念融入到骨子里去,在平时一点一滴中实践,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给我印象很深的是,胡老师提出落实课堂有效要做到每个教学环节做到有效,从导入到讲解、提问、学生讨论、课堂小结等着手,把课堂分解谈有效,我感觉有很强的操作性、指导性,第二个有效就是课堂评价,不是老师讲得多精彩,而应该是学生学得多精彩,学生的收获才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反思我平时的教学,在这些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很多的课都浪费了学生大量时间,主要表现为:课堂导入冗长,“野棉花”太多,总只顾自己讲得“过瘾”,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其次在课堂上总担心学生搞不懂,不信任他们,不敢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究,也怕耽误时间而“低效”,总觉得自己多讲、细讲才是有效,讲明白了,他们就应该懂了,其实这样的方法才低效的,我现在回想,很多学生为什么上课的时候好像很懂,很明白,但下课就忘了?就是因为上课时他们没有主动投入,没有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的课堂很难谈上有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教学设计时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把自己当做初学者,再者多设计学生参与课堂的环节,这种环节绝不是简单的老师问、学生答,我理解应该是设计情景,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甚至可以尝试让学生来讨论分析,然后让他们当老师,我只当“听众”。这些做得到不到位,我想还可以尝试让学生来评判,一节课后,让他们来说说那些知识点是他们可以自己推导出来的。课后教师多问问学生掌握的情况,也许就有老师认为讲得很清楚,但学生掌握并不好的情况,这样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师生互动,不仅只在课堂上,延伸到课外,也应该同样重要!杨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