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押题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题号--二三总分核分人题分603010100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反映的教学理念是()A.重视知识传授B.重视能力培养C.重视实践能力D.重视创新精神2.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向OA.学校B.学生C.学习D.教材3.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兴趣的关系调查属于OA.现状调查B.预测调查C.发展调查D.相关调查4.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努力使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以促进双方彼此协调。这是课程实施的O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C.创生取向D.创新取向5.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要()A.重结果轻过程B.重结果更重过程C.重过程D.重结果6.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特点的是OA.实践性B.开放性C.生成性D.整合性7.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与之相关联的教师职业道德是OA.爱国守法8.关爱学生C.爱岗敬业D.终身学习8.O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生活中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实例开讲,从而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引出教学内容的一种导入方法。A.情境导入B.温故导入C.实例导入D.问题导入9,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OA.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乐》《易》《春秋》C.琴、棋、书、画、诗、词D.剑术、骑术、游泳、狩猎、棋艺、吟诗10.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一一传统教育学派与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O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I1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土寡,则国家之治薄。”这一思想体现的是教育的O功能。A.政治B.经济C.文化D.育人12.“失明者一般在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具有超常水平”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O规律。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3.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O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14.设计一份好的教案,其核心是OA.提出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过程C.选择教学方法D.规划板书内容15.有利于教育普及的学制是O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型学制D.多轨学制16.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其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OA.示范者角色B.研究者角色C.管理者角色D.授业、解惑者角色17.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个无底洞,没有明显的时空界限。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O的特点。A.复杂性和创造性B.主体性和示范性C.长期性和间接性D.连续性和广延性18.下列关于学生的本质属性的论述,不正确的是OA,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B.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C.学生是以升学为主要任务的人D.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19.在整个课程编制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OA.课程内容B.教学目标C.课程标准D.课程目标20.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是OA.基础型课程B.创新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21.夸美纽斯曾说过“:过度的练习和过度需要记忆的功课,使人恶心。”这句话表明教学应遵循OA.直观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创新性原则D.主体性原则22.在教育中提倡“躬行”,即身体力行,并把“学”“思”“行”看作统一的学习过程的思想家是OA.孔子B.朱熹C.昆体良D.苏格拉底23.《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OA.谈话法B.讨论法C.讲授法D.练习法24.学生自身发展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无论是从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还是不良品德的改变来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表明德育过程是()A.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C.促成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D.长期、反复提高的过程25.某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引发了学生的价值思考,发展了学生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该学校所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