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题共4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否则视为无效答案。第Ⅰ卷(20分)一、听说能力Ⅰ(8分)答题提示:听力材料中的第Ⅰ卷1~4题读一遍,第Ⅱ卷11~12题读两遍。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录音只播放一次。1、听读词语,选出读音不正确的一项(2分)()A.叫嚣蜿蜒慷慨B.滂沱彷徨天分C.腼腆眷顾颠簸D.涟漪嶙峋惊觉2、听读诗句,选出停顿节奏不准确的一项(2分)()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D.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听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3~4题。3、所读文章内容归纳得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A.茂名是我国荔枝原产地之一。B.荔枝的分类。C.茂名地区的优质荔枝的名称。D.荔枝的特点。4、根据所读文章,下面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荔枝有野生荔枝和种植荔枝两大类。B.野生荔枝经过人工栽培矮化、世代的去劣保优,便成了佳品。C.白糖罂早熟但少产。D.进奉稳产、高产、具有单性结果的基因。二、语文基础(4分)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深秋的黑何公园是人们欣赏红叶的好时候。B.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B.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C.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文言文阅读(8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7.解释“可爱者甚蕃”的“蕃”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多B.众C.好D.少8.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莲,花之君子者也。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9、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A.牡丹之爱,宜乎众矣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水陆草木之花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10、下面不是莲花的别称的一项是()(2分)A.荷花B.水芙蓉C.菡萏D.水牡丹第Ⅱ卷(100分)四、听说能力Ⅱ与语言运用(共10分)听读《伊索寓言》中的《马和驴》,完成11-12题。寓言读两遍。11、寓言中采用的修辞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特性,刻画栩栩如生,给人深刻印象。(2分)12、这篇寓言的寓意是(4分)13、阅读填空。其时我是18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大约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知道了新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几个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母亲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便回到中国来。答:上面内容的“我”是指,主要记述作者的人生转折点。(4分)五、古诗文默写、翻译。(共10分)14、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1)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2),江春如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4),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5)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7),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寄意寒星荃不察,。(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