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学了本课由三幅图组成,主题是“我上学了”。第一幅图写“我是中国人”。图画中,穿着不同服饰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小朋友欢聚在天安门前,天安门前飘扬着五星红旗。通过观察此图,学生可以看到五十六个民族的小朋友都要去上学的情景。也可以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他们都是中国人。第二幅图写“我是小学生”。图中一群孩子背着书包,哼唱着《上学歌》,愉快地上学去。图中还配有《上学歌》的歌词。通过观察此图,让学生感受到上学的快乐,抒发上学快乐的心情,从而激发学生上学的热情。第三幅图写“我爱学语文”。这一主题由三张图片组成。第一张和第二张分别是两个孩子端正地坐在课桌前读书、写字的场景。第三张图片描述的是孩子们在课外讲故事和听故事的画面。此图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尽相同,要把观察图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1.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天安门和五星红旗,从而感受到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依照图画的提示,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的教育,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难点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教师:课件。学生:收集各民族的图片资料,了解相关知识,预习新课。2课时第一课时1.观察图画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认识天安门和五星红旗。2.感受到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激趣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欣赏。2.问:歌曲里唱了什么内容?这个家里的人是谁?(生:中国人)请把右手食指伸出来跟着老师一起写“中国人”。(板书部分课题:中国人)我们一齐说:我是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二、合作探究,对话交流。1.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你知道多少个兄弟姐妹的名字呢?学生自由畅谈。2.走进民族风情园(组内交流),(师适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书中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说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等等。(可以是图片、文字资料等)学生从优点、缺点两方面进行评议,必要时老师可作示范,注意师生互评,生生互评。3.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呢?学生自由畅谈。三、出示图片,交流展示。1.出示一组天安门的图片。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3.在天安门广场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4.天安门前飘扬的是什么旗?为什么叫“五星红旗”?(可以将国旗或国旗图片拿给学生看,特别要看五颗金色的五角星)5.学生自由交流。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学唱《上学歌》,朗读歌词。2.借助插图,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语文课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一、激趣导入,学唱歌曲《上学歌》。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你第一天上学的心情是怎样的吗?(学生讨论:高兴的、很开心的、又有点紧张。)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听到了什么?点名说:生:这首歌讲了小朋友高高兴兴去上学的事情。师:小朋友上学碰到了谁?小鸟怎么说的?生: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3.教师总结:我们小朋友要每天开开心心地上学,要做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的好孩子。4.学生齐声朗读歌词。5.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唱《上学歌》。二、认识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练习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1.实物投影出示:“语文书”图。2.教师引入:在以后的学习中,语文书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1)出示一些生字,问:这些字你们认识吗?谁愿意把这些字读给大家听?(2)点名读。(3)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4)可以找出会读这些字的同学进入学习小组教给大家学习,让那些认识一些汉字的孩子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他们多认汉字的愿望。同时告诉不认识这些汉字的同学,学习汉字并不难,很快大家都会认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