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其中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C.由于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称为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D.19世纪40年代前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十几位科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各自独立地提出能量守恒定律,其中,迈尔、焦耳、亥姆霍兹的工作最有成效2.如图所示,小球由细线AB、AC拉住静止,AB保持水平,AC与竖直方向成α角,此时AC对球的拉力为T1。现将AB线烧断,小球开始摆动,当小球返回原处时,AC对小球拉力为T2,则T1与T2之比为()A.1∶1B.1∶cos2αC.cos2α∶1D.sin2α∶cos2α3.如图所示,物体A、B随水平圆盘绕轴匀速转动,物体B在水平方向所受的作用力有()A.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两力都指向圆心B.圆盘对B的摩擦力指向圆心,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C.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D.圆盘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4.美国的“卡西尼”号探测器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旅行,进入绕土星飞行的轨道。若“卡西尼”号探测器在半径为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周飞行时间为。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则下列关于土星质量和平均密度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B.C.D.5.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A.速率的变化量不同B.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1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6.如图所示,A、B为两个挨得很近的小球,并列放于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在释放B球的同时,将A球以某一速度v0水平抛出,当A球落于斜面上的P点时,B球的位置位于()A.P点以下B.B.P点以上C.P点D.由于v0未知,故无法确定7.在水平面上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初速度和初动能分别为、,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若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小球上升到离水平面的高度为时,小球的速度和动能分别为、,则()A.B.C.D.8.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上升,在某一高度撤去恒力。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关系是()9.弹簧测力计挂在升降机的顶板上,下端挂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当升降机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16N(未超出弹性限度)。从升降机的速度为3m/s时开始计时,则经过1s,升降机的位移可能是(g取10m/s2)()A.2mB.3mC.4mD.8m10.设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线速度为v1,周期为T1;地面附近卫星线速度为v2,周期为T2;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为v3,周期为T3;月亮线速度为v4,周期为T4。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B.C.D.11.如图所示,OD是水平面,AB和AC为两个倾角不同的斜面,一质点由斜面顶端的A点静止释放,第一次沿斜面AB滑下,最后停在D点,第二次沿斜面AC滑下.设各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且物体经过B、C处时均无能量损失.则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和最终停止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次下滑,物体仍将停在D点B.第二次下滑,物体有可能停在D点左侧C.两次下滑直到停止,所消耗的机械能是相等的D.从斜面下滑到B点时的动能,大于从斜面滑到C点时的动能2ABCDO.....1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P拴接,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物体A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右端接一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开始时用手托住B,让细线恰好伸直,然后由静止释放B,直至B获得最大速度.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B物体的机械能一直减小B.B物体的动能的增加量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