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版政治生活主干知识记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主体:公民)第一课人民民主专政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3、人民民主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此处红字为新增加内容)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指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此处红字为新增加内容)(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既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②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要求。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监督权。(2)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7、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一、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此处红字为2018新增加内容)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民主选举(1)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A直接选举优点:①能更直接的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②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③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范围: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局限性:在选民人数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高。B间接选举范围: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各级人大代表。优点:选举成本低,便于组织。局限性: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C差额选举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局限性: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合理性;被选举人间的竞争易导致假宣传,金钱交易。范围:人大代表的选举。D等额选举优点: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局限性:限制选民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范围:在极少情况下使用。(2)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的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3)公民行使好自己选举权利重要性(为什么?)①公民只有不断地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态度和能力),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①从态度上讲: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②从能力上讲:要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