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年秋学期阶段练习一高一政治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国外有人将野外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录下来,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在城里出售,卖“声音”卖出了财路。录制的声音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A.自然物品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B.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C.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2.“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中可以看出①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②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③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④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著名学者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一书引起了网上热议,它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货币的神奇魔力。从根本上说,货币的神奇之处在于()A.它是社会财富的代表B.它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C.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D.它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小冯一家是低收入家庭,近日采用银行按揭贷款方式购买售价为26万元的经济适用房,首付现金6万元,然后在2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3万元。据此回答4-5题。4.这里的26万元、6万元、3万元体现的货币职能分别是()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C.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D.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5.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A.货币是商品,有价值B.货币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C.货币的流通有规律可循D.货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6.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如果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7.下列对“人民币”的理解错误的是()A.它是国家发行的B.它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C.它是纸币,国家可以随意发行D.它是我国的合法货币8.假定2015年某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亿元,但该国2015年实际发行了2000亿元纸币。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A.纸币购买力提高B.物价上涨,纸币贬值C.人们纷纷拒绝使用纸币D.出现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现象9.赵亮订购了两次足球赛的门票,他通过现金支付或信用卡支付两种方式购买。以上支付涉及的结算方式是()①现金结算②信用卡③流通手段④转账结算1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0.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的信用工具是()A.股票B.支票C.债券D.信用卡11.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下列变化,意味着币种交易单位2014年11月3日2014年12月3日2015年1月3日中间价(人民币)中间价(人民币)中间价(人民币)美元100611.66613.52632.01A.更加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B.有利于增加国外商品的进口C.出国留学和旅游的成本在减少D.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12.俗语“好酒不怕巷子深”“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经济生活中,能够用来描述()①“物以稀为贵”的现象②“货多不值钱”的现象③供给量减少,需求增加,商品短缺④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商品过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市场上同一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其最终是由_______决定的。A.价值B.供求C.人们的喜好D.消费者的愿望1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想多营利就应该()A.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B.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C.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是()16.近年3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电网的改造,某县将三个镇的农户用电价格下调了30%~40%,当年农民用电量就提高了3倍。这说明()A.为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电价应该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