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家介绍背景介绍课堂小结课堂探究布置作业教学目录字词积累一滴水折射出一个世界,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透射出一个人的灵魂世界,世纪老人巴金将那段特殊日子里发生的事情进行了深刻地自我剖析,不断地拷问灵魂,折射出了伟大的人性美。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文革的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感受那个特定时代人们的生活,了解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1.把握文章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窥文“神”的方法;2.在精研细读的过程中解读课文,并领悟文章内涵;3.学习作者敢于解剖自身、勇于反省自我的崇高精神和忏悔意识。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还发表了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他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外国院士称号。1934年1983年《小狗包弟》选自巴金晚年散文集《随想录》。其目的是要对文化大革命做出个人反省,巴金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话,做些违心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出来,他说:“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小狗包弟》完成于1980年1月4日。注音:舔舐租赁(tiǎnshì)(lìn)叱骂(chì)解剖(pōu)堕落(duò)作揖(zuòyī)正确记忆字音是积累基础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1.1.初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提示】楔子(1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开端(2段)——包弟来历发展(3~6段)——七年相处结局(7~9段)——一朝离别尾声(10~13段)——真心忏悔2.2.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何用意?【提示】①思路章法②思想内容③写作效果④结构角度①用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铺垫作用。②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和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形成对照。③暗示了小狗包弟后来的悲惨命运。④由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自然过渡到我和小狗包弟的故事。角度用意3.文中写了“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哪几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用意是什么?事件:(1)见到陌生人吠一阵听到叫唤就跑开了(正面)(2)在客厅里和客人作揖讨糖果吃(正面)(3)拍摄包弟的镜头(4)日本女士过问包弟的情况(5)爱人外出吃饭讨骨头喂包弟【提示】特点: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用意: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者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小狗包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将文中前后两个故事进行对比,看看有何异同?并说一说对比手法的作用。【提示】相同点: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通过对比说明了作者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5.阅读“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作者在介绍包弟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提示】突出了包弟的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的特点。6.作者在描写小狗包弟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请在文中找出相应内容。【提示】正面描写: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得客人发笑”。侧面描写:第3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第5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是两种描写手法7.7.无论小狗包弟怎样可爱、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被残害的厄运,阅读“结局”部分,思考一下小狗包弟作为礼物为什么无法送出?【提示】除了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了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的悲剧性命运。8.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提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