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老师们在新的一年平安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初中物理中考的边界曹亮玉边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定位(国家的要求)教学的边界(学生的需要)中考的边界(区域内全体学生能达到的水平)声现象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重点:产生、传播、特性。真空铃实验。声现象考试中注意问题不要求区分“振动可以发声”和“振动一定发声”。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B)A.正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D.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不是由振动产生的声的本质是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单个分子振动不会引起波动。与振动方式有关?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不是重点声源: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响度:距离发声体远近介质:有空气等传声介质接收者:良好听力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D)A.要有声波传入人耳,且要有健康的听觉系统B.声波的频率要高于20次/秒和低于20000次/秒C.声波还要有足够大的响度D.以上三个条件都必须同时具备特性依据音色区分两种物体的声音,区别同一物体的声音依靠音调。音调—频率—取决于振动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松紧等因素。(必须是常见物体,这些知识可以从生活经验中获得)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关于音色声音的本质?(声波)波的特征?(频率、振幅、波长、周期、波速)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对应波的特征?)物体产生声波的特征?合成音(基频+若干谐波)自然界有纯音吗?音色(泛音,即谐波的多少、频率、振幅)人说话干净(谐波少)、好听(和弦音)?音色知识怎么来的?音色怎么考合适?超声波、次声波侧重应用且属常见应用超声波所具有的特征有:1、方向性好;2、能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衍射和波形转换;3、穿透能力强;4、能量高应用1:测距原理:方向性好.机械波的反射.即利用“声呐”的原理应用2:测速,原理:同上应用3:超声治疗原理:治疗时将超声波能量作用于人体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疾患和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应用4超声检验原理:利用超声波呈现不透明物内部形象的技术.应用5超声处理(超声焊接、钻孔、固体的粉碎、乳化、脱气、除尘、去锅垢、清洗、灭菌、促进化学反应)原理:利用超声的机械作用、空化作用、热效应和化学效应.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应用:科学家们利用它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可以利用次声来侦察大气中的核爆.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光学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说明考试重点:光现象,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三个实验。限制:1.二次成像一般不考。如两个平面镜成一定角度成像问题;显微镜和望远镜等。2.颜色不考。3.与其他知识综合的题谨慎考查。4.看不见的光一般不考。约定: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考到“理解”层次。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什么是知道?什么是理解?理解其内涵,能在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