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学习回忆录的特点。二、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三、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教学设想:一、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二、学习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的写法。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和作用。这些应作为重点讲清楚。三、文中记叙的多是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不熟悉。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时间”概念一定要弄明确,不能模糊。这些难点一定要帮学生理解。四、主要教法:以学生为本。设疑、点拨、讲析、合作讨论、总结。如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可列一个表,采用边讲析边打出相关的内容项目的方法,将思路逐步向学生理解,使学生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能较好地掌握。五、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新课,指导预习,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的1—7段,布置作业。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介绍朱德和母亲(包括别人对她的挽联)同学们你们听说朱德吗?(ppt)他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他是十大元帅之首。一个人的成就和他的家庭教养是分不开的,那么在他家里对他影响最深的是谁呢?诶,是他的母亲。一谈到母亲我们的内心有可能会受到震颤,我们每个人的生日啊都是我们母亲的受难日,或许我们生命中的哪一个部分都无法比的上母亲对我们深深的爱。那对于一个开国元帅朱德来说,他脑中的母亲又是怎样的形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著名元帅朱德所写的《回忆我的母亲》(点黑板上的题)待定: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二、指导预习师:(阅读第1遍)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文章,在阅读时请你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2min)1.在阅读时。有侧重地指导学生做好下列字、词练习。(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ppt,师生一起读)。(1)佃农(diàn)(2)祖籍(jí)(3)妯娌(zhóulǐ)(4)勉强(qiǎng)(5)迁徙(xǐ)(6)慰勉(wèimiǎn)(7)溺死(nì)(8)衙门(yá)(9)私塾(sīshú)(10)调料(tiáo)(11)血溅(jiàn)(12)瞒着(mánzhe)(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①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②任劳任怨(rènyuàn):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③宽厚仁慈(rén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④为富不仁(wéifù):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⑤节衣缩食(suōshí):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⑥支撑门户(zhīchēng):勉强维持家庭。⑦东挪西借(nuó):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2.(阅读第2遍)下面请同学们带上这四个要求阅读全文:(1)了解全文主要写了些什么(2)概括出母亲一生美德的几个方面(3)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切怀念的丰富感情(4)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和进行段落层次的划分。三、研读课文(解决3个问题,仔细研读第一部分)1.什么叫回忆录?师问1:阅读完了课文,那请问什么是回忆录?明确: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师问2:那么回忆录主要的是什么体裁?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因此我们这篇文章是属于回忆性散文。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