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教师归属感归属是一个人心灵的居所,教育工作者的归属感是教师个人对团队的一种依赖、一份信任和深深的眷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在世界上要保证一生快乐的生活,必须有一份自己钟爱的事业或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团体值得他全身心地投入与奉献。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亲自感受到了莱州双语学校、青岛南京路小学等名校的教师工作的激情,齐鲁名校对教师归属感的培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索。一、构建生态文化,提升生命质量宏伟气派的教学大楼、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自然给人一种直观的震撼力。但一所学校靠什么来支撑?最重要的不是一流的校舍和设备,而是这所学校有怎样的教师,学生们有怎样的引导者。莱州双语学校赵福庆校长致力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关注教师生命的发展,构建生态文化,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莱州双语学校生态文化的三个层面。校荣苑、群星苑、植物园……为教师展现了舒畅、优美、生机昂然的校园环境;“特色教育打造双语品牌,生命教育在这里弘扬……双语精神指引我们成长!”一首校歌《双语魂》唱响了教师对学校的自豪感;“在你的手中有许多正在成长的生命……希望你带着你的智慧与激情与双语一起走向美好的明天”,一张送给级部主任的委任状,体现了学校对教师的信任,同时赋予了教师强烈的责任感!赵校长精彩的报告,在莱州双语学校短暂的停留,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双语学校的教师会有这样的工作感悟:“我与双语有缘,我来双语工作。”“我是双语人,我深深的爱着我的双语。”“我的生命与双语同在!”二、体验情趣生活,快乐和谐中发展“时刻把微笑挂在脸上!”这是青岛市南京路小学所有教师对校长杨屹最有感触的评价,即便是教师讲了一节最糟糕的公开课,杨屹的微笑依然会挂在脸上!无数次听说过杨屹的名字,第一次走近她,除了被她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所吸引,更被她为教师塑造的情趣生活所感动。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三八妇女节───早晨,南京路小学所有的男士西装革履,手捧鲜花站在校门口,等待着所有女士的到来……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目睹献花、问好的情景,但从导演杨校长神采飞扬的表情和津津乐道的叙述中,便可体会到老师们暖融融的同事情谊,在和谐中发展的乐趣!这里,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其实学校就是共同的家,大家都会用真情去呵护!外出学习回来,面对自己熟悉的校园,面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和学生,我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是否真正具有了对教育和学校的归属感?我们是否点燃了自己工作的激情?培养归属感,点燃工作激情是我们大家共同追求的境界.在这里,我提出参观学习之后的几个感受与大家共勉:我选择了教育,教育就是我的事业。我选择了学校,学校就是我的家。我选择了我的学科,这个学科就是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选择了学生,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一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