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省委会议精神及省长讲话心得体会xx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毗邻东南亚和南亚,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和从陆上进入印度洋最便捷的通道。全省陆地边境线长4060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8.7%,其中中越段1353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缅段1997公里。全省有8个边境州(市)的25个边境县(市)与缅甸、老挝、越南3个国家的9个省(邦)32个县(市)接壤。目前,全省经国家、省批准开放20个口岸。其中,国家一类口岸13个(空港2个、水港2个、铁路口岸1个、公路口岸8个),有8个口岸对第三国人员开放;二类口岸7个(均为公路口岸)。全省口岸中对越4个口岸(河口、天保、金水河、田蓬);对老1个口岸(磨憨);对缅11个口岸(瑞丽、畹町、孟定清水河、腾冲猴桥、打洛、孟连、沧源、南伞、章凤、盈江、片马);另有100多条边民通道。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为一体,多层次、多元化的口岸通道体系。2009年胡锦涛同志视察xx提出了“要充分发挥xx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xx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指示精神,省委、省人民政府也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全面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工作部署。秦省长指出,桥头堡建设是国家战略,更是xx省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推动力量。要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解难题上花精力,内外联动,以外促内,在促进发展上取得实效。在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xx区位明显的口岸就成为桥头堡的节点与关键,直接体现开放的质量与水平。因此,我省口岸工作需进一步统筹好xx口岸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实施中国向西南全方位开放,加快xx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加快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科学合理规划口岸开放,充分发挥边境资源优势,全面加快口岸第1页共5页设施建设,提升口岸综合服务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逐步实现通关便利化、查验电子化、信息网络化、口岸现代化,使口岸真正成为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中开放质量和水平极高的前沿。如何把建设桥头堡中口岸这个关键和节点建设好,通过学习,我的体会和思路是整体提升口岸功能,促进口岸通关便利化是发展战略的核心,必须的要素是“口岸平台、通道支撑、互市辅助、物流拉动、规范监管、科技保障、优化服务”是发展战略的要素。一、打造口岸平台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和陆水空交叉的口岸开放体系,xx在紧紧围绕建设中国面向西南重要桥头堡的进程中,应切实把口岸开放、建设和发展作为提升xx沿边开放水平、加快边境口岸经济发展的重点,分层次、分步骤、科学合理地推进全省口岸建设。去年以来,全省口岸建设确定了提升完善11个一类口岸,改造升级7个二类口岸,建设开放4个拟新开口岸为目标,全面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的工作重点。为突出打造重点示范口岸,在一类口岸中确定了河口、瑞丽、磨憨、腾冲猴桥为重点建设口岸,为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确定了二类口岸南伞、盈江、孟连和拟新开口岸勐康为重点达标口岸,在2010年完成建设并力争开放。在实现通关、通商、通路、通电的建设中,做大做强口岸区经济,搭建我省全面对外开放平台。同时,由于口岸工作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工作,尤其要注重增强合作共赢,建立口岸协调机制平台,继续加强双边多边合作、部门合作、省省合作、省部合作机制的建立,优势互补,构建共赢的局面。二、完善通道支撑4060公里的边境线上,我省双边协议和历史自然形成了100多条大小不同,各种层次的边民通道,在较长的历史时期,边民通道的发展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对稳定周边、睦邻、安邻、富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边疆经济的发展,加之xx口岸之间距离较远,我省部分通道已不仅仅是维系双方边民日常往来的通道,而是已经成为替代、边贸、外经、第2页共5页对外投资项目的重要通道。在桥头堡建设中,要重视通道的建设和扶持,争取国家在口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