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第六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总第课时主编人:邓凤忠审核人:邓凤忠班级:组名:学生姓名:上课时间:23.绿色蝈蝈导学案(学生)【教师寄语】知识来源于生活,文学也来源于生活,只有那些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勤于观察、持之以恒地探索的人,才能找到知识的宝藏、人生的乐趣。【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语言。3.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和热爱动物的情感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时安排】二课时【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法布尔(1823--1915),法国作家、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在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那里一起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迫于生计不得不出门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后来自学考取了师范学校,毕业后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晚年详细观察栖息于农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和蜘蛛,并将研究所的陆续写成《昆虫记》十卷。除此之外,主要著作还有《自然科学编年史》、《荒石园》等。2.关于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文艺性很强的文学著作。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更有意义。”法布尔写《昆虫记》并不限于仅仅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一人性关照虫性,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正是这种对于生活的尊重与热爱的敬畏之情,给这部普普通通的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制。3.文体资料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例。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根据说明语言的特点,可分为生动说明文和平实说明文。【导学过程】23《绿色蝈蝈》1/5靖边县第六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总第课时主编人:邓凤忠审核人:邓凤忠班级:组名:学生姓名:上课时间:一、教师导引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扰乱()狩猎()哀号()喧嚣()喑哑()莴苣()静谧()篡夺()劫掠()妒忌()嗉()窸窣()吮取()惊慌失措()喙()篝火()螽斯()满载()而归2.根据下面的释义写四字短语⑴害怕慌张得不知道该怎么办。⑵形容有滋味,有趣味。⑶只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⑷更加超过一头。(二)合作探究:1.理清课文结构。(速读课文,划分层次。)2.文章是怎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的?(读文章1、2自然段分析得出。)23《绿色蝈蝈》2/5靖边县第六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总第课时主编人:邓凤忠审核人:邓凤忠班级:组名:学生姓名:上课时间:(三)交流展示(四)达标练习1.仿照例句,另写一个句子。(要求:所描写的对象是动物。)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仿句:第二课时课前导学:细读全文,品味语言、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二)合作探究:1.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绿色蝈蝈的声音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呢?(细读文章第3段,从修辞、动词使用妙处来分析。)2.作者是如何将蝈蝈的捕食特点写的惟妙惟肖?(细读第5段,从修辞、动词使用妙处等举例说明。)3.作者将绿色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由于善于描写,并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请仔细阅读后,画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说一说它抓住了蝈蝈的什么特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3《绿色蝈蝈》3/5靖边县第六中学七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