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申报书附件2:县别响水县编号盐城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书课题名称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周祖连课题所在单位响水县南河中心小学填表日期2012年3月26日盐城市教育学会秘书处制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分类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电子信箱157330407@qq.com邮编224633负责人概况组长姓名陈玉君性别男出生年月1958.2政治面貌党员职务校长职称小高最高学历本科学科专业中文办公电话051586721002手机13961908089QQ主持人姓名周祖连性别男出生年月1981.11政治面貌党员职务少先队辅导员职称小高最高学历本科学科专业数学办公电话051586721002手机13611526260QQ157330407课题组主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历专长工作单位顾启云女1972.9小高本科教学理论研究南河中心小学解建萍女1976.11小高本科课堂教学实践南河中心小学化爱平女1977.3小高本课堂教南河中心小学要参加人员科学实践许丽霞女1980.9小一专科课堂教学实践南河中心小学罗来旺男1981.9小一本科课堂教学实践南河中心小学韩海涛男1981.9小一本科课堂教学实践南河中心小学乔春男1980.4小一本科课堂教学实践南河中心小学吴云飞男1982.4小一本科课堂教学实践南河中心小学蒋春晓女1980.4小一本科资料收集整理南河中心小学龚卫芹女1979.11小一专科资料收集整理南河中心小学冯春红女1980.9小一本科资料收集整理南河中心小学杜海芹女1977.7小一本科资料收集整理南河中心小学预期主要成果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其它经费来源及数额学校资助2000元预期完成时间2014年5月申报途径(县学会或专委会名称)响水县教育学会二、课题论证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一)课程改革召唤“合作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避免采用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在小组学习的环境里学会与他人互相交流合作,例如彼此尊重、理解和宽容、表达、倾听和说服他人等等,从根本上能改善课堂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合作学习比竞争学习和个体学习能产生更大的成功、更积极的关系和更好的心理调节。美国教育学者布莱总结到:“学生们在讨论时比听课时更集中注意力,更活跃,更深思熟虑。”库利克也认为“学生的讨论小组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比听课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二)教学实践拒绝“低效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越来越多地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认同,优质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也是教学过程中关键的环节,它的有效运用成为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精神,在各年级学生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走了样,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在听课过程中审视其他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很多问题又会凸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我们怀疑: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的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思维含金量很低,相互作用效果很差;有的往往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对合作有效性的指导。这种状态下的合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们的教学实践拒绝“低效合作”。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深刻体会到自主与互助往往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且互为补充。自主学习能否达成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在课堂教学,几乎每位教师每节课都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其中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