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导学案VIP免费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导学案_第1页
1/2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导学案_第2页
2/2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情况【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出现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难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要特点及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影响。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李贽的生平与性格:生平:求学→做官→入狱性格:“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2.李贽的思想代表作:【《焚书》、《藏书》】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1)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2)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1)思想主张:①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b: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c:臣民平等(实质:反君主专制)②具体制度——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而非君主。③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①批判【君主专制】、官僚士大夫的腐败。②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原始的主权在民思想)③表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④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如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实用学问。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王夫之《读通鉴论》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1)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2)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揭露了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批判暴政;(3)历史观:【尊重规律,天地之化日新】(4)哲学思想:发挥了【唯物论】。五、清代初期重要的社会启蒙思想家唐甄1、生平:唐甄四川达州人。唐甄是清代初期重要的社会启蒙思想家。唐甄的思想主张:1.抑君富民的社会启蒙思想。2.批判封建专制,提倡社会平等思想,3.彻底否定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抑君之尊的政治主张。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共同生活背景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共同经历都参加过抗清斗争共同进步政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批“私天下”的君主制“循天下之公”【君臣平等】“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抨击“孤秦”“陋宋”(三个方面)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共同经济思想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船山遗书》共同学说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推动者评价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课时练习】1、下列属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思想的是:A、反对君主专制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反对重农抑商D、主张“经世致用”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续焚书》D.王夫之《船山遗书3、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制集权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D.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①生活在明末清初②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④受到文字狱迫害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5、以下思想主张,有朴素民主色彩的是:A、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B、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C、气者,理之依也D、心外无物,心外无善6、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核心是:A、抨击封建主义B、抨击中央政府C、抨击君主无能D、抨击君主专制7、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主张的分歧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差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