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执教老师:凌辉课型:阅读课【教材分析】《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以一个学生的语气,用朴实的语言刻画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意志坚强、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和执著的追求。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情景,突出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选编这篇课文,首先是要学生体会、学习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其次是学习本文运用各方面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表达方法。【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六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多音字“翘、转”。3.通过对三件典型事例的品读分析,感悟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可贵精神,体会浓浓的师生情。4.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展示人物性格、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重点难点】1.通过对三件典型事例的品读分析,感悟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可贵精神,体会浓浓的师生情。2.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展示人物性格、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3.对课文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的理解。【资料链接】苏叔阳(1938—)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现从事文化及历史研究。他创作了很多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文学著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华表奖、文华奖、金鸡奖及全国作协短篇小说奖、散文奖,人民文学奖、乌金奖等,2010年7月获得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1993年他被查出患癌症,先因胃癌切除一部分胃,又因肺癌切除左肺,又切去了脾脏。虽有这些痛苦经历,他依然笔耕不辍,写了300多万字文章,出版了诸多著作。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轻声字和多音字。2.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品读两件典型事例的重点段落,通过关键词语揣摩其表达效果。【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把课文读给家长或同学听,请他(她)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吐字清晰,读正确)★★(声音响亮、读正确流利)★★★(朗读正确、流利、富有感染力)2.看拼音写词语。1tǎngruòwúgōngmīyǎnfēngzheng()()()()3.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德无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再把这段话多读几遍。翘:①qiào②qiáo撒:①sǎ②sā连翘()花撒()脱手转:①zhuàn(绕着某物移动、打转等)②zhuǎn(改变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5.这篇课文是写老师的。这是一位十分特别的老师。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你用一、两句完整的话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完成《语补》一、二、三题。二、课堂助学1.揭题导入①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2理想的风筝。(齐读)②提醒注意:筝是翘舌,后鼻音。竹字头,下面是一个“争”一横要写长些(师范写)。大部分组成词语时读轻声,只有一个词除外,那就是“古筝(zhēng)。③齐读“风筝”。2.预习反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