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学期安溪完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大特性。因此,我校本学期将围绕着学校、学生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现在存在的真问题,同时激发教师加强理论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开发和积累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二、活动目标1.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能力,有利于学校开展特色办学,深化课程文化的内涵。4.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同时,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具有挑战性,也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二)具体目标1、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2、通过劳动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同伴合作的能力。3、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和能力。4、关注文明、卫生的校园环境建设,关注社区环境建设,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5、了解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6、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确立从事研究和探索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三、主要任务1、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学科型综合实践活动。2、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3、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每个班级各选一个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期末整理好上交。4、班主任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应该全程参与班级的活动开展,组织协调好各项活动的开展。5、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四、课程实施1、教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小组。2、课时安排:以弹性课时为原则,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使学生在开放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3、具体工作安排:三月:1、结合生命教育周,开展“关爱生命,健康成长”相关活动。2、各年级结合《劳动与技术》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安排与劳动技术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四月:1、校园基地采茶实践活动。2、寻找生活中,校园中的浪费现象。3、围绕校本课程——美术、环境教育,开展符合各年级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五月:1、寝室内务整理活动。2、综合实践课公开教学活动。2、六月:多渠道的以“环境与生活”为主题,对家乡的环境、周围邻居的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综合调查、研究活动。2013年2月27日2013年上学期安溪完小学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一、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卓德刚(校长)职能:负责课程的领导、协调等工作。副组长:任建国(教导主任)陈习东(少先队辅导员)职能;负责课程的规划、组织。后勤及安全保障:覃兴玉(后勤主任)组员:各年级班主任职能:落实分配工作2013年上学期安溪完小学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评价实施记录活动项目活动时间折合时量指导教师实践基地茶园采摘第6周星期一上午3小时各班主任实践基地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