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时高效的语文教学模式探索娄丈子中心小学2011年10月“语文是百科之母”。小学语文课是各门学科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的、有理解的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所以,“教会孩子读书,让孩子喜欢读书。”是我们语文教师首要的职责。教会孩子读书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尽快、尽早地认识常用文字。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识字教育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语文教改的新观念是:小学低年级,集中识字,大量阅读;中高年级进一步熟读教材,有选择地完成配套练习,巩固识字,辅以说话和写作训练,并进行课外阅读。我校探索的各阶段的基本教学模式概括如下:一、小学低年级低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单调、繁琐、无聊的单个识字,采用集中学习生字和大量阅读,以此来提高识字的质量和效率。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以阅读开启智慧。第一环节:通读全文,读顺读准儿童喜欢听故事、看图画,喜欢大声朗读,为了适应儿童的这些特点,我们安排学生先读整篇课文。先读整篇课文,再读词语,然后再学音、形、义,分散难点、突破重点。第二环节:读中识字,活用字词按照一年级侧重会识,二年级会写的步骤教学。学会在读中识,在识后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学生学到的字词是活的,有趣味的。第三环节:反复阅读,加强识记课堂上推行听读、跟读、自读三步读书法,通过多次与汉字见面定位识记,并辅以以旧带新、部首归类、形近字归类、基本字带字等方法进行字词教学。第四环节:学具引领,拓展延伸通过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丰富。如,我校要求教师制作配套的字词卡片,正面是字、拼音,背面是词语。在认读字词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说话,用几个词说一段话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提前写作打好基础。二、小学中高年级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以阅读升华能力。我们在小学中、高年级采取侧重大量阅读,展开说话和习作为主的训练,基本教学模式为第一环节:主动自读,抓住重点我校要求中高年级学生要学会预习课文。预习时学生对课文的字词、语句、内容都有了大致的了解。新课伊始,教师要安排学生自读课文,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对字音、语句、主要内容等有更明确的认识和了解。第二环节:默读体会,理解词句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要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师生共同订正字音、语句等。接下来采用默读、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句子中理解词语,在词语中掌握生字,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消化和理解。第三环节:重点研读,理清脉络教师首先出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研读。可采用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提示补充等方式,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环节内,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可以提示学生了解作者布局谋篇、具体描写等习作方法。第四环节:反复读书,体会情感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和掌握的不断深入,对课文重点段落、句子的理解也将达到新的高度。此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抄写或背诵重点句段,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此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为习作打好基础。第五环节:依托阅读,提升习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也可以通过回忆课文的方式,在学生理解了文章脉络和写作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有所悟、所感,并把自己观点及时说出来或写下来。这时,教师可适时布置小练笔。小练笔的形式可以让学生说,也可以让学生写。不论是说还是写,都要要求学生与所学课文紧密联系。小练笔的内容可以是课文的缩写、改写、扩写、仿写、续写等,也可以是读后感,还可以是想象作文等。教师不要限制体裁和字数,而要采取激励的方式,使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不断提高。总之,语文教学要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抓好字词教学,同时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使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最终实现阅读能力、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的稳步提高。达到写一笔“好”字,说一口“好”话,写一手“好”文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