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音乐研修设计VIP免费

音乐研修设计_第1页
1/3
音乐研修设计_第2页
2/3
音乐研修设计_第3页
3/3
初中音乐研修设计必修作业模版内容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3.教学内容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难点分析6.教学课时7.教学过程8.课堂练习9.作业安排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11.自我问答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音乐九年级上册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九年级学生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九年级学生有了音乐学习的基础,在音乐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有了一定基础,但在音乐实践,表现,体验,感受方面还有所欠缺本单元将注重这方面的学习。面向每位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培训。三、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以“月亮颂”为主题,通过让学生延长、聆听、配乐诗朗诵、听乐赏画等活动,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表现魅力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密切关系。通过学生的艺术时间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够熟练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月之故乡》与《弯弯的月亮》。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二泉映月》、《月儿高》、《月夜》、《花好月圆》以及诗词的意境美,了解不同体裁形式的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演奏、配乐朗诵、吟诗、赏画等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五、教学重难点分析1、指导学生演唱《月之故乡》和《弯弯的月亮》,启发学生注意这两首歌曲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二者有何不同?使学生在演唱中能把握住正确的表现方式,较好地表达歌曲的意境。2、欣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掌握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以及不同乐器的不同特色。六、教学课时——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多媒体展示有关月亮的图画,播放《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将学生带进本节课的学习。2、学唱歌曲《月之故乡》(1)播放歌曲《月之故乡》,请学生仔细聆听。(多媒体展示)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曲调婉转,带着淡淡的哀愁,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2)播放歌曲,请学生随录音哼唱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教师提问:歌曲的调号?(3)由教师范唱,请学生注意变化音。(4)再次聆听录音并提问:a: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教师点拨学生答)b:歌曲的旋律有何特点?(6)在教师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形式可采用独唱、齐唱、领唱等。音乐活动:用打击乐器击奏三连音及弱起小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3、欣赏(1)小提琴曲《二泉映月》a:聆听小提琴曲《二泉映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忧伤、欢快等。并请学生哼唱出乐曲的主题。b:聆听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并在音色、表现手法、风格上与前者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了解这首乐曲的内涵。c:通过欣赏这首乐曲,了解作曲家阿炳的坎坷一生。(2)琵琶独奏曲《月儿高》a:聆听录音,《月儿高》表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b:《月儿高》的旋律有何特点(舒展、紧凑)?琵琶的音色是怎样的(明亮、黯淡)?c:再次聆听录音,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八、课堂练习全班同学分组演唱,并为欣赏的音乐设计打击乐及节奏,为乐曲伴奏。九、作业安排请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歌曲、散文或配乐朗诵。十、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下载相关视频资料、伴奏、音乐创作背景等。十一、自我问答这节课,同学们通过演唱、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音乐作品,经过分析对比,初步了解了不同的音乐体裁的风格特点,以及不同的表现手法;又通过演唱、演奏、配乐诗朗诵、吟诗、赏画等音乐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又培养了创新能力,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音乐研修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