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设计、反思和点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八年级(上册)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分析,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体验尝试探究,了解自己的学习行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动物尤其是人类学习行为的重要性;激发观察和研究动物行为的兴趣。教材分析:动物的行为是动物个体或群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环境及其变化的一种适应活动。动物的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都是十分重要的。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平时对动物行为有所觉察,但缺乏有意识的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对动物的行为有理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今后能有意识地观察和分析动物的行为,并思考动物行为与环境的适应性,尤其是认同人类学习行为的重要性。1.重点: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关注自身学习行为。2.难点: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引导启发法学法指导:阅读分析法、合作学习法、尝试探究法一、教学过程:1.猜谜活动导入师:“早上我听见有同学在背古诗,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古诗中有很多描写动物行为的诗句,雁南度是雁的什么行为呢?”生:“迁徙行为”。师:“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面是图片,请大家猜猜是哪首古诗,并说出古诗描述动物的哪种行为。”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谜底:“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运动行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取食行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繁殖行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筑巢行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求偶行为)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人们总是善于观察身边的动物,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家里新养得小狗刚到家就会吃饭,睡觉等,过段时间就会在制定的地方吃饭,排便,还会给主人吊来拖鞋。吃饭、吊拖鞋这两种行为是否相同呢?”生:“获得途径不同,吃饭是生来就会的,吊拖鞋是后天学的。”师:“回答的很好,一种我们叫做先天性行为,另一种叫学习行为。请你再各写出两个例子。”2.展开新课,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1引出概念师:“谁来说一下自己写的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例子呢?”生:“……”师:不予评价,留下质疑。让学生通过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自己来判断自己写的是否正确。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2.2深入理解学生活动:资料分析,合作学习教师配合学生小组讨论。师:“请大家结束讨论,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资料①刚出生的小袋鼠眼睛还睁不开就会爬向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学生各抒己见,达到共识,这是先天性行为。资料②蚯蚓走迷宫学生各抒己见,达到共识,这是学习行为。师:“对比分析两个资料,你认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生:“先天性行为维持动物的基本生存,学习行为使动物更加适应环境”资料③小鸟喂鱼学生各抒己见,达到共识,这是先天性行为。问题延伸:“小鸟为什么要喂鱼呢?喂鱼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小鸟本身?”学生交流,得出先天性行为具有局限性。资料④大山雀喝牛奶学生各抒己见,达到共识,这是学习行为。师:“大山雀什么要偷喝牛奶?”生:“好奇,或者食物不够。”师:“学会偷喝牛奶的山雀比其他山雀是否更有优势?”生:“是的,能找到更多食物,所以我们也要多学一些本领,有一技之长才能更好生存。”趣味拓展,鸟类的有趣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如:老鹰有占领地的行为,领地面积大约3平方千米;天堂鸟的求爱舞蹈;园丁鸟善于布置新房;啄木鸟贮食;绝大多数鸟有筑巢行为,地面巢(百灵鸟),洞巢(猛禽),编织巢(麻雀);大杜鹃孵卵寄生性。学习行为如:乌鸦喝水,鹦鹉学舌。迁徙行为解读: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结合。依据1970年Harris实验:银鸥是不迁徙的,小黑背鸥是迁徙的。Harris将银鸥和小黑背鸥的卵进行...